123读书>军事历史>乱世逐流>第二十八章 针尖对麦芒
是刚刚成亲的吧。看来即使没有我,郗家也可保几十年辉煌啊!”

赵川若有所思的看着郗恢等人离开的背影,又看了看那辆马车,慢慢的走过去,坐到车夫的位置,头也不回的说道:“为什么要这么累,我一定会回来找你的,如果路上出什么事怎么办?”

言语里带着痛惜和责备,也不知道是在说马车里的人还是在说他自己。

“孟姜跟我说,你是不一样的人。所以我想早点跟着你,看看你是不是像她说的那样。”

“谢谢你,那……进城吧。”

赵川前脚进城,后脚就来了一队气势汹汹的兵马,打着东晋的旗号,盔明甲亮,看上去很像是桓温手下的正规军。

主将的旗帜上,黑底红字写了一个硕大的“王”字。

“中军长史王珣求见!”

赵川还在马车上,就听到城门外的叫喊声。郗恢果然是个妙人,抢在这位“正使”来之前跟赵川见了一面,然后马上撤走,避免了尴尬。

历史上谢道韫嫁给王凝之所托非人,她三妹谢道粲倒是没嫁错人,果然古代盲婚哑嫁就像是摸奖,偶尔也是会中大奖的。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啊,我让陆长生安顿下你,咱们等会见了。”

赵川略有些遗憾的对着马车的帘子说道。

“你去吧,我在房间里等你。”

当赵川再次出城门的时候,他发现王谧已经在跟来的那个人说话了。

背上背着一把弓,一身劲装,看上去像是个武将,却没有披轻甲。

比起郗恢来,王珣不算帅气,不过也是眉清目秀,看上去就是世家的公子,不是泥腿子出身。

王谧脸上不是太好看,他走过来拉着赵川的手说道:“这位是我堂兄王珣。”

听语气不像是堂兄,倒是有点仇人的意思。

琅琊王家已经派王谧到赵川身边,现在又来一个王珣,很显然是有什么难以调和的内部矛盾。

“桓温大都督让我来接管这支大军,作为北伐的先锋军,讨伐姚襄!”

王珣此话一出,包括王谧在内,在场所有人全都大惊失色,连王珣的副将也是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

赵川低头看了看自己修长挺拔的身材,又看了看王珣在马上就异常明显的五短身材,侧过头看了看王谧比自己稍矮,但也是非常俊秀的身形,暗自叹了一口气。

都是身高惹的祸啊,这位王珣,估计早就不爽郗恢在他身边了,难怪郗恢那厮跑得比兔子还快,就是怕被殃及池鱼啊。

现在不管是自己还是王谧,都仪表堂堂,你让身材短小的王珣情何以堪。

若是谢*霆锋才一米四,他能当明星,赵川把脑袋割下来送人当凳子坐。

“军中无戏言,若无桓温大都督虎符及文书,恕难从命!”

赵川不软不硬的顶了一句,就看对方如何接招。

马上的王珣眉毛一挑,拿出一份帛书,直接丢给赵川,他故意居高临下,发现对方居然不卑不亢,心中满是警惕。

若是对方暴起伤人,他倒是可以让身后的大军突袭,一举拿下许昌,现在赵川这样,倒是让他有些不好下手。

再说桓温本也没有让他接管这支“流民”队伍。

让人听命和收为己用,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赵川的苏家堡队伍,对于桓温来说,乃是“听调不听宣”的,跟如臂指使还有很大的距离。

王珣这么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争功,为了向桓温展示自己的能力,为了在琅琊王氏内部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王羲之一脉送了个女儿出去了。

王劭一脉派出最有出息的儿子。

王珣这一脉,野心更大,想做赵川的上司,不讲道理的硬吃!

越是不熟的人,对你的手段就会越生硬,这句话换个说法,就是对“某些神秘的力量一无所知”,才会下手没有轻重。

赵川接过帛书,上面说苏家堡的队伍,在许昌接受整编,番号为“晋国北伐先锋军”,受王劭节制,大小将领接受王劭的安置,军队装备,补给,由北伐幕府负责安排云云。

总而言之,这封帛书,就告诉赵川,王珣是条蟒蛇,你们是兔子,乖乖在那里不要动,让对方把你们生吞就完事。

p,就算玩小动作,这么做吃相也太难堪了些,你不讲究,那我也只能呵呵了。

“这封帛书啊,不像是桓公的亲笔书信,你如何证明这是桓公的意思呢?”

赵川皮笑肉不笑的看着王珣,一副我就是耍赖你能奈我何的模样!

“来人啊,此人不听号令,给我拿下了!”王珣气得浑身发抖,心里也确实有点害怕,因为那封帛书本身就是他假冒的!

这年头论年轻一辈的书法,除了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以外,大概没人能跟自己比一比,仿冒桓温的笔迹,小菜一碟,没想到这厮居然看出来了!

其实赵川这种货色哪里看得出笔迹真假,他只是浑水摸鱼罢了,就算是桓温的真迹,他也不打算就范,身后有那么多人要守护,赵川早已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再说郗恢已经提醒过他了,王珣此人有些跋扈,担待的意思,就是不卑不亢,既然话语里已经说了桓温,那桓温断然不会吃相这么难看的吞并自己的队伍。

这也不像是桓温和郗超一贯的作风。

王珣的命令,他身后的军队都没有动,副将更是一个劲的在给他使眼色。

“来人啊,此人假传桓公书令,图谋不轨,我


状态提示:第二十八章 针尖对麦芒--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