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重生大宋做权臣>第三百零三章 战事进行中
辽兵,不想还没等他们准备好,宋军就战败了,紧跟着安东军出手,辽人先胜后败,一场小规模的宋辽之战还没等金人掺和进来就结束了。金人也由此看清了宋军外强中干的真面目,打那以后,金兵就对宋军的战斗力不怎么抱希望了。

但眼下金兵的攻击受挫,宋军的战斗力就算再不济,出兵吸引一部分辽兵的作用还是能起到的,而且凭什么老子在前面跟人玩命,你们这帮废物却想躲在后面吃现成的?

不肯吃亏的金人当即便派出使者前往汴梁,要求宋国履行盟约,出兵负责牵制辽人的部分兵力。金人还算善解人意,知道宋军不靠谱,所以并没有提什么过分的要求,只要可以牵制辽人的部分兵力,金人就心满意足。

可面对金人所提的要求,大宋君臣却是推三阻四,寻找种种借口进行敷衍,讨价还价。只是这样做的后果,却是激怒了金国使者。原本金国就因为宋国先前的表现看轻了宋国,此时再看到宋国还想要坐地起价的小人嘴脸,不满的情绪也就愈发高涨,当消息传回国中以后,金国主张对宋强硬的派系更是借机大做文章,而宋国君臣此时却还在为金国的“不识时务”而感到恼火。

做事心里没点那个数,往往就会惹来大麻烦。宋国君臣为占便宜连基本的道义都不顾,只会激怒金人,却别想占到任何好处。金国内部本来对如何对待宋国的问题上一直存在分歧,主要便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主张与宋友好,但现在宋国君臣闹了这么一出,只会增加金国上下对宋国的恶感,此时完颜阿骨打尚在人世,宋国还能过几年安稳日子,但只要金国内的主战派执掌了大权,宋国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人在登州的张宝在得知了宋金谈判的结果后忍不住怒骂宋国君臣的鼠目寸光,只是安东大都护府与朝廷之间互不信任,张宝即便说出的意见再正确,朝廷也不会听信,反倒会说张宝危言耸听。

不过张宝也不在乎宋国君臣的死活,该说的他要说,反正时间会证明一切,现在对自己的言论不屑一顾的人,等到金兵南下的时候,就会明白自己此时的“金玉良言”。当然张宝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嘴炮”。该做的事情他同样也没耽搁,秘密召见了还在冥思苦想该如何与张宝见面的耶律余里衍。

也没有再让耶律余里衍费事,张宝直接开门见山的向耶律余里衍言明了要支持耶律敖卢斡的态度。通过朔州,大批的粮草辎重会送到耶律敖卢斡的手中,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安东军还会组织一支“志愿军”入辽参战,帮助耶律敖卢斡守卫西京道。

面对突如其来的好事,耶律余里衍在惊喜之余不仅又有些后怕。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耶律余里衍知道张宝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主,单从张宝所提出的条件,让耶律余里衍担心自家给不起相应的报酬。

“公主殿下不必多想,我帮你们其实也在帮我自己,唇亡齿寒的道理我想即便我不说,公主殿下也明白。”张宝坦诚的对耶律余里衍道。

“只是大都护这片苦心,恐怕不会被大宋朝廷理解。”耶律余里衍听后颇有些惋惜的说道。

“呵……我做事向来如此,认为对的就会去做,至于别人的看法,与我何干?公主殿下,眼下金兵虽在西京道的进展并不顺利,但西京道也无法做到长久坚持,还请你尽快动身返回告知你兄长,若是他愿意接受我的帮助,那就尽快给我答复。”

“呃……大都护且慢,这事情还未谈完,岂能就让我动身?”

“……还有什么事?”

“大都护鼎力支持我大辽抗金一事,余里衍自是感激不尽,但大都护尚未说出需要我大辽如何报答,这让余里衍心里不免有些忐忑。”

“……公主殿下是想问需要付出多少代价?”

“……正是。”

“呵呵……我若是说不求回报,恐怕公主殿下不会相信。既然如此,那我就说说我的想法。”

“还请大都护明言,余里衍洗耳恭听。”

“其实我的要求并不高,就是希望在打退了金兵以后,西京可以将应州作为酬劳割让给我。”

“这个……”

“公主殿下,你要这么想,若是此番你西京抵挡不住金兵,莫说是一个应州,恐怕就连你大辽皇室都难以保全了吧。此事你若是做不了主,那就尽快动身返回大同府吧。”张宝见状劝道。

“……不必了,临行时皇兄便授我临机决断之权,大都护方才所说在理,若是此番不能打退金兵,辽国皇室的确有可能死无葬身之地。还请大都护命人拟定盟约,余里衍代表西京辽人与大都护签约。”耶律余里衍微微摇头,正色对张宝道。

张宝听后头一回正视耶律余里衍,感觉眼前这位蜀国公主非同一般,这样的大事都能当机立断。不过既然耶律余里衍可以代表坐镇西京的耶律敖卢斡,那张宝也就没必要浪费时间,当即命人书写契约,择日不如撞日,当即便于耶律余里衍签订了盟约。

当然,这份盟约是不会对外公开的。

辽人现在要的是实惠,而张宝则是不想节外生枝,毕竟安东大都护府还是属于大宋治下,暗着偷着帮辽人,即便大宋朝廷知道了也只会睁一眼闭一眼,可要是光明正大的干,则会增添许多原本可以避免的麻烦。

张宝不是个怕麻烦的人,但要是为了解决麻烦而耽误了正事,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倒不如能免则免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三章 战事进行中--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