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恐怖悬疑>星球博物馆>198 记忆对过去积累的演绎,谓之人格
p>

在意识空间中,时间流本身不是均匀的,在重要的片段处,往往会呈现慢动作效应,在没有信息量的大量重复内容上,又会下意识的快进。

而这里的主观时间,和真正的客观时间又存在一个差异——吴小清已经进来了一整天了,但在客观上,整个“手术”开始才不过1o分钟。

按搜救队的解释,现在这个阶段,主要还是信息搜集阶段——不断复现他么脑中的记忆,然后从中提取相关的数据。比如王有全,此次手术的关键内容是和赌博有关,那所有检索的记忆便全跟赌博沾边。这里记忆不仅包括王有全亲身经历的赌博场景,更多的还有对王有全形成深刻印象的文艺作品——在很多时候,其实后者才是真正的主因。

所谓的治疗,就是一次又一次地播放和重新演绎这些片段。

形象一点来说,就像是对着原始的记忆素材,朝着某个方向不断的调整,做细节上的修改——就像对记忆做ps一样。

“人的记忆形成人格,现在做出的事情,往往是对过去积累的某种演绎。”这是搜救队的原话,现在的吴小清,已经有些能够理解了。

几个小时以后,在王有全的记忆中,赌博的画风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变化。

吴小清进去感受过一次,虽然整个记忆的内容没有什么区别,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画面中,王有全的情绪,开始变得低落。

许言那边也是一样,虽然也都是一次次的发财场景,要么是彩票中奖,要么是投资人一拍大腿要给他项目投几千万……甚至还有yy吴小清和搜救队专门让他去拯救一个,居住在黄金星球上的外星人。但在意识空间中,能够清晰的感觉出来,许言对于发财的情绪感受相应的降低了。

如果说,一般的电视电影,后期特效的制作都是要把情节往离奇、情绪化方面引导的话,那这里对记忆的操作,就是截然相反。因为是戒瘾类的操作,本质上,就是把一种人原来很感兴趣的东西,变得不感兴趣,从情绪化变得理智。通常来说,就是记忆画面整体会变得更晦暗。

但也有相反的操作类型,比如把一些负反馈的场景做的更让人印象深刻,比如王有全关于输牌的场景。在原有的画面中,输牌时最模糊的画面细节,也就是赢牌时最重要的画面细节——自己和对方的底牌,是模糊的。在一些记忆中甚至干脆就是一片空白——人的潜意识里就不愿意回忆起这些画面。

但在修改过后的记忆中,原本空白的牌上有了图案和数字,甚至还有专门的打光。输牌的时候,当对手翻开底牌,王有全这边整个灯光都被调暗了——而对手那边则是一片光明,脸上的表情夸张的就跟照哈哈镜一样。

在客观上,手术进行了大约四个小时。但在三个人的主观时间中,这个过程差不多持续了整整三天左右。吴小清还好,他不需要接受手术,大部分年时间,他只是一个外来者的身份来看,这个体验绝对算不上好受。

这就像睡觉时,经历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梦——做梦本身就非常消耗脑力,更不用说,做了各种各样光怪陆离的梦。这些梦一开始都很美,但是做到后来,无一不是他们最恐惧的噩梦。


状态提示:198 记忆对过去积累的演绎,谓之人格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