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三国战神赵云>第55章,汉家军

白波营经过裁减,淘汰了六千人,只剩下了一万名青壮,加上其他的骑兵,赵云的人马约有三万人,接下来,赵云跟徐荣等人经过商议,将军队统一整编,旗号一律是汉军。

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表明赵云忠心保国,坚决站在汉室这一边,天下各地诸侯的兵将,旗号各不相同,曹操是曹兵,袁绍是袁兵,公孙瓒是北平军,陶谦是徐州兵,有的是诸侯的所在地为名,有的是以诸侯的姓氏为名,但是赵云却不然,自一开始,就坚定不移的站在汉室这一边。

汉军!坚决拥护汉室,立志匡扶汉室,顺天讨逆!

徐荣、方悦、徐庶、蔡邕,大家对此都举双手赞成。

之前徐荣还对赵云有些抵触,别人都喊赵云主公,徐荣却没有,尽管赵云救了他,徐荣心里一直在犹豫,在观望,他担心赵云跟别的诸侯一样,一旦实力膨胀之后,就割据一方,另有所图。

赵云公然打出汉家军的旗号,徐荣心悦诚服,发自内心的愿意追随赵云匡扶汉室,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

各方诸侯,对赵云的做法,也大为震惊。

公孙瓒最为不满,气的他直拍桌子,“真是可恨,我看赵云真是翅膀硬了,我的命令他都敢不听,等着瞧吧,等我灭了袁绍,再找他算账。”

公孙瓒对讨伐袁绍很有信心,因为近来他一路南下,冀州各地的官兵纷纷倒戈,站在了他这一边,公孙瓒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够扫灭袁绍。

一旁的刘备,良久无语,整个人好像雕塑一样,一动不动,乍一看,像是坐禅的得道高僧。

表明平静,刘备的心里则翻江倒海,波澜起伏。

赵云这么做,刘备挑不出任何的毛病,坦白说,赵云做了刘备想做却暂时做不了的事情。

拥护汉室,打出汉军的旗号,身为汉室宗亲,这是刘备一直都很想做的事情。

《三国》里,刘备最后称帝,打的也是汉家的旗号,刘备的国号就是‘汉’蜀汉的称号,是后世才有的。

尽管赵云还没有站稳脚跟,至少,从一开始,他就站在了民心所向的汉室这一边,对此,刘备非常赞同,但心中又多多少少有些苦涩。

公孙瓒破口大骂赵云忘恩负义,关靖也在一旁添油加醋,刘备的看法截然不同,因为赵云压根就没有背叛公孙瓒。

当初赵云投奔公孙瓒,公孙瓒非常傲慢的问他“闻贵州人皆愿随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知返?”

大家都看好袁绍,都愿意追随袁绍,为什么你独自来投奔我啊,公孙瓒称赵云的做法是迷途知返。

当时袁绍还仅仅是个渤海太守,但因为袁家四世三公的名望,冀州很多英雄名士都投奔了袁绍。

赵云当时回答的也很不客气“天下汹汹,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危,鄙州论议,欲从仁政所在,不是轻袁公而私向将军。”

意思是说,你和袁绍,谁好谁坏,谁是仁政所在,我并不清楚,我投的是仁政所在!如果你不是明主,那么我自然就要离开你。

经过接触,公孙瓒虽然镇守边境立下赫赫战功,但性情粗暴,残酷弑杀,赵云对他非常失望,离开他,也是早晚注定的是。

对赵云羡慕归羡慕,但刘备明白,要想被天下人知道,他急需一番拿得出手的功绩,而这次的冀州大战,正是天赐良机。

…………

曹操最近春风得意,不仅在东郡站住了脚跟,身边也得了一位能力出众的谋士——荀彧!

荀彧之前举家迁往了冀州,一来是他早早的料到豫州会遭受战乱,二来也有意投奔袁绍,经过一番了解,对袁绍荀彧大失所望,曹操在东郡崛起,吸引了荀彧的目光,两人一见如故,曹操拉着荀彧的手,称他为:“吾之子房!”

“文若,此事你怎么看?”把赵云树立汉家军旗号的事一说,曹操想听听荀彧的看法。

荀彧笑了“赵云此举,上顺天意,下顺民心,理当如此,我早就料到,他一定会成为匡扶汉室的该是英雄。”

“是啊,我很欣赏此人。”

尽管脸上笑的很从容,可曹操心里却有些失望,赵云的做法,让曹操有一种不安的危机感,他本以为荀彧跟他一样,可荀彧却对赵云的做法拍手称赞。

如果赵云能力一般,或者是个像吕布那样空有蛮勇的武夫,曹操是不会放在心上的,可赵云不仅文武兼备,也有匡扶汉室的志向,这说明,一旦别人有反叛之心,赵云绝不会客气。

一个有能力,又正直的人,会让人敬重,同时,也会让人反感和忌惮!

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曹操也拥护汉室,但他并非没有私心,让他打出汉军的旗号,他是决计不会那么做的。

因为那样一来,曹操会觉得自己是在给别人卖命,他想要的,是执掌天下,号令四方,绝不是受人摆布,听命于人!

………………

位于长安的刘协,得知此事后,喜出望外,趁别人不在,刘协拉着伏寿的手,激动的说“朕果然没有看错他,真希望,赵爱卿能早日发兵救朕脱离虎口!”

顿了一下,刘协又摇了摇头“他绝不能这么冲动,应该积草屯粮,招兵买马,扩充力量,有他在洛阳牵制,李傕等人反而会心有忌惮,不敢太过放肆,赵云实力越强,朕将会越安全,汉室才越有希望!”

几家欢喜几家愁!

刘协非常开心,可李傕三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三


状态提示:第55章,汉家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