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我的大明新帝国>第一一四章 计划
格。

杨溥被从大牢中放出,但是至今未能进宫一见。不用想,就能知道这是谁的手笔。

朱高炽也心塞,这是自己的儿子啊,但是为了权力,也六亲不认了。

他很清楚在权力面前,父子亲情都要往后排,但是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还是让他很难过。

“杨溥年前就给我来了信,他跟随了为父十几年,我想要见见他。”

朱瞻基当然知道这件事,信里写了什么他都清清楚楚。

杨溥有才华,文采过人,但是也仅仅如此。朱瞻基不让他进宫,不是怕他会闹出什么事来,只是为了不给朱高炽希望。

所以他回答说道:“孩儿已经知道此事,过了十五,父王去别院休养,定会让他相随。”

朱高炽盯着朱瞻基的眼睛问道:“难道现在不能见吗?我是你的父亲啊!”

朱瞻基叹了口气,坦然看着朱高炽道:“父王,问题不在于你见不见他,而在于这件事背后的意义。孩儿从来没有软禁父王的意思,只是不想父王弄出一些是非,让他人离间了我们父子感情。”

朱高炽苦笑了一下,转身睡向床榻的里侧。“你去吧,何至如此啊……”

“父王好生安歇,明日孩儿就让杨溥进宫。”

听到朱瞻基的脚步声离去,朱高炽才转过了身体,躺在榻上,望着屋顶发呆。

虽然看似自己赢了,但是既然朱瞻基已经把话说开了,那他就绝对不敢有任何动作。

因为他不敢对自己怎么样,但是今日能把杨溥放出来,明日也能把他再关进去。

何纯看着躺在床上的朱高炽,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但是,朱高炽却没有忘记他,开口说道:“让淑妃和丽妃来给孤按按,睡的久了,身上乏的厉害。”

何纯轻应了一声,悄然出了屋。他知道朱高炽这是心里不痛快了,又想在女人身上寻找一些存在感。

但是他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体受得了吗?

朱瞻基出了偏殿,张氏就让身边的太监郭大使叫住了他。跟着郭大使来到后殿,张氏今日也接见了不少夫人女眷,此时让人帮她按着身体。

朱瞻基进来问安,她就打发了其他人离去,坐起身来,让朱瞻基坐到了床边。“你父亲又叫你过去做甚?”

“可能因为孩儿废除了殉葬,他心里有些不痛快,找孩儿说了几句。”

张氏对殉葬并没有担忧,身为以后的皇太后,后宫的女人死完了,也轮不到她殉葬。

听了朱瞻基的话,她又看了看朱瞻基的脸色,才说道:“你父亲心里不痛快,但是你也不要委屈了自个。自上古以来,上千年了,都没有殉葬制,瞻基你废除,这是做了好事。”

朱瞻基笑道:“孩儿倒是没有想那么远,只是不愿意宫中女眷人心惶惶。她们不用担忧了,这宫里的笑声也会多了许多。”

张氏点了点头,又说道:“我今日见了夏国公夫人,她如今年岁大了,日子反倒过的不顺心了。”

朱瞻基皱了皱眉头,问道:“孩儿倒是没有听说到什么不谐啊,怎么回事儿?”

夏国公夫人是已经过世的夏国公顾成的老妻,顾成因功世袭镇远侯,追封夏国公。

他们一家也算是满门忠烈,一家八个儿子,被建文帝杀了四个,还有一个战场上送命。

如今还活了三个儿子,不过继承家族勋爵的是长孙顾兴祖,如今也是第四舰队的主帅。

张氏说道:“顾兴祖不在京城,三个儿子越大越不省心,各个小心思都不少。虽然夏国公夫人没有明说,但是也能看出来她心里不畅快,想不顾年老,去广州湾投靠大孙子。”

“顾兴祖如今人在西洋,也不在广州湾,何况怎能让一个八旬妇人这个时候出远门。这件事孩儿会关注一下……”

张氏点了点头说道:“当初你允叔一下子杀了她四个儿子,我当时跟你祖母接见了她,她都没有掉一滴泪,今日反倒是老泪连连。清官难断家务事,你也不要大动干戈,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帮老夫人解决后顾之忧。”

朱瞻基本来就有心整顿京城勋贵,留郑能在京,就是想让他帮自己处理这件事。

如今吏治清明,封赏又足,武将勋贵家族大都没有吃空饷的恶习。

但是京城勋贵们大部分已经过了三代,三代的浮华生活,养出了不少纨绔子弟。

这些人大错不敢犯,小错却不断。

原来顾佐在应天府尹任上,秉公执法,惩治了不少勋贵子弟。

如今赵接替了他的位置,赵领军作战还行,这治安管理不是他所长。

虽然朱瞻基没有专门关注,但是有不少情报来源,很清楚京城的风气不如以前。

这其中,这些勋贵子弟就是主要原因。

朱瞻基想要借机惩治一番,然后都发配军中训练。等朱棣回归,大移民开始,就把他们都送到海外去。

这征略海外,对有理想的年轻人是美差,但是对这些纨绔子弟可就要命了。

朱瞻基也不可能在羽翼未丰的时候自己拆自己的台,毕竟军队的稳定最重要,他不能一下子把勋贵阶级得罪完。

这件事就是要做,也要讲究策略,循序渐进。

回了兴庆宫,朱瞻基就让孙林安排人去了解一下镇远侯府发生了什么事。

这件事监,咨情司的情报网是比不上锦衣卫的。京城各府,都有锦衣卫的暗线。

第二天,杨章德就把情报送到了朱瞻基的案头。


状态提示:第一一四章 计划--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