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都市现代>古代的温馨小日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好消息
定是不行的。

其实当时她选出来的时候,也很惊讶!

这孙家的小姑娘的条件不怎么样,却偏偏符合永安媳妇儿提出所有对儿媳妇儿的要求。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王媒婆才把孙家姑娘给加上的。

但是结果已经很明显了,孙家姑娘却是不是张氏想要的人,至少还没有见面,张氏就跳过了她。

王媒婆虽然也不愿意给钱媒婆做嫁衣,但是她也没有办法,符合张氏要求的姑娘虽然不少,但是已经放话的人却只有这两个。

其中的一个还在钱媒婆的手里,王媒婆对这件事情也是无可奈何。

之后,王媒婆继续介绍道,“这第二个姑娘,是大桥村的人,叫陈小花。他们家呢,条件还不错,家里有几亩良田,日子也过的不错。

陈家一共有五个人,陈小花的爹娘,还有她的哥哥和嫂嫂。

陈小花的嫂嫂是今年三月才进的家门,是新媳妇。

就目前我看到的来说,他们家还是比较和睦的。

陈家姑娘有点小性子。你也知道,家里就只有她一个女儿,还是个小的,陈家夫妻二人自然是宠了些,所以要任性了一点。”

“嗯。”张氏点了点自己的头。

张氏一点都不介意陈家姑娘的小性子。

她家最小的一个不也是被自家人宠成了娇气包嘛!

可还不是乖乖的,是爹娘的小棉袄嘛!

所以张氏对这一点没有什么意见。

看着张氏微微翘起的嘴角,王媒婆就知道张氏对这陈家姑娘比较满意了。

可在她看来,这陈家姑娘没有这孙家姑娘好。

陈家姑娘的这点小性子虽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媳妇儿还是要取大方懂事一点的,这个家以后才会更和睦美好。

但是,想到杨家的情况,王媒婆也就了然了。

杨家最下的女儿可不是被张氏和杨永安宠到天上去了嘛!

那孩子是她看着长大的,照理说,被全家人宠着长大的小孩,应该是很任性的,但是杨家的这个小姑娘却没有。

虽然人长的有点娇娇气气的,但是人却一点也不娇气。

她还没有桌子高的时候,王媒婆就见她在田里帮着家里做事了。

都说三岁看大,六岁看老。

王媒婆觉得,这杨家的小姑娘将来说亲的时候,杨家的大门肯定是要别人踏破的。

这姑娘以后觉得是数一数二的好姑娘,肯定又很多人家抢着要。

这小姑娘可和陈家的姑娘不一样。

陈家的那姑娘可没有张氏家的小姑娘懂事。

不过,这些话,王媒婆却是不能说出口的。

做人做事,都要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她要是把话说死了,事情可就难办了。

要是她说错了,这话就是覆水难收了,她还是要给自己一个台阶下的。

不然这台阶要是下不下来,可就难看了。

收回自己的心思,王媒婆继续道,“永安媳妇儿,你觉得这两个姑娘怎么样?”

“都不错。”张氏没有评价两个姑娘哪个好、哪个坏,说的话模棱两可。

大家都是聪明人,自然能听懂对方的意思。

所以,王媒婆试探的问道,“那你更中意哪家的姑娘呢?”

张氏听完王媒婆的话就笑了,果然是王媒婆,做人做事都是怎么圆滑。

张氏也不卖关子,说道,“我更中意这陈家的姑娘。她虽然有点小性子,但是这些都不是问题。”

张氏也没有说自己不选孙家姑娘的原因,聪明人,不用说那么明白都懂。

“行!永安媳妇儿,那我先带你看陈家的这个姑娘,你看行不?”王媒婆问道。

“可以。那什么时候比较方便?”张氏问道。

“你下午有没有事情?能不能走的开。”王媒婆问道。

“没什么事情。可以的。”张氏回道。

“那吃过午饭,我就带你去看人吧。大桥村有点远,我们还是早一点出发吧。”王媒婆建议道。

“行,今天我早一点做饭。”张氏答应道。

“那说好了,吃完饭,我在村中央榆钱树下等你。”王媒婆说道。

“好,就这么定了。吃过饭,我就去找你。”张氏开心的道。

“好。那我们待会儿见。”王媒婆说道,她这是准备离开了。

“行,我们待会儿见。”张氏点头道。

“那好,我先回家了,家里还有一点事情。”王媒婆找个理由准备回家了。

“那好,我就不耽搁你了,王媒婆,你忙!”张氏起身道。

王媒婆也站起来了。

“那我先回去了。”

“我送送你。”

接着,张氏将王媒婆送到了院门口。

出了院门,王媒婆就推辞让张氏不要送了。

两人推脱了几下之后,王媒婆就离开了。

王媒婆走后,张氏去大厅把茶碗捡到厨房洗了。

这茶碗要是放久了,上面沾的茶渍就不好洗了,所以趁着时间早,张氏赶紧把茶碗洗了。

张氏刚把茶碗洗完,村里的孩子就来交草了。

张氏拿出小女儿做的小账本,一个一个的收草,一个一个的做记号。

张氏虽然没有上过学堂,但是字还是能认几个的。

加上这些年,杨永安教了她不少,所以杨世庆写的名字,张氏还是能认全的。

因为家里只有张氏一个人,所以她让来送草的孩子把草倒在院子里就行了。

这草只有等收完之后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六章 好消息--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