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都市现代>古代的温馨小日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杨家的教育
p>

大的孩子是爹娘带着做的,小的就是大的孩子带着做的。

这样,慢慢的流传下来的。

所以,杨家的男孩子比其他家庭的男孩子要懂事的多。

因为他们从小就比其他家庭的男孩子承担的多。

随着时间的流逝,家里的男孩子们慢慢长大。

他们也会比同龄的男孩子先到田里做事。

不是像农忙的时候,只是做几天,忙几天,而是十岁左右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跟着自家的爹爹一起学种地。

等当爹的交了一两年的时候,男孩子们就可以自己单独凭借自己的经验种地收获粮食了。

这些能力是一般的家庭的男孩子不具备的。

而且,杨家很重视读书。

家里只要吃的上饭,就一定会送一个孩子去学堂识字。

要是负担不起,杨家当爹的就会抽空教孩子学习。

正因为如此,杨家的男孩子出去的时候,比同龄人有更多的机会,也更受人尊重。

别人也不会因为年纪和资历的原因而小看了你。

这是杨家的男人出门安身立命的基础。

到杨永安他们这一代的时候,杨家没落了,已经没有能力送家里的孩子去学堂了。

所以杨永平、杨永安和杨春花的字都是杨康荣教的。

因为在这个时代,很少有种地的能认识那么多的字的。

能把自己的名字认全,写的上,都是不错的了,更何况是识字呢!

到杨康荣这一代的时候,杨康荣就要求杨家的男孩子必须会种田。

不论他将来怎么做,但是前提是他必须要会种田。

因为这样至少不会饿死。

所以,杨永安在教育家的孩子们的时候,都是提早就让他们学会种地了。

杨世乐都是学会种地之后才去镇上布庄当的活计。

而且杨家的孩子都认字。

虽然能上私塾的只有杨世庆一个人,但是他必须负责把家的孩子教会。

至于杨家的女孩子。

虽然他们很受家人的疼爱,但是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能差到哪里去。

小的时候,看见家里的男孩子都在干活,家里的女孩子当然不会装矜持不做了。

跟着男孩子们一起做了。

当然,家里的女孩子一般都是在农忙的时候才会下地的。

因为在农闲的时候,有男人的家庭若果让女人下地的话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会被人说闲话,更甚者,会被人说是吃软饭的。

杨家的女孩子虽然不需要承担家里的重担,但是她们会学其他的东西。

小的时候,家里的当娘的就会叫女孩子们做针线活。

这针线活虽然不要求她们能做的有多好,但是必须会。

家里男人穿的衣服和鞋子都必须是自己做的。

大一点,为娘的就会让女儿帮自己烧火,让她们开始学做饭。

大一点的时候,为娘的就会让女孩子开始自己做饭,慢慢的,一步一步的指导她们。

所以,杨家的女孩子比一般的女孩子都要优秀。

她们会持家,也识字。

虽然女子将就无才便是德,但是实际上,识字的女子比不识字的女子更受人尊重。

在这样的教导之下,杨家的孩子比同龄的孩子懂事早熟也就不奇怪了。

如果他们不这样,当爹娘的反而会觉的孩子是出什么事呢!

不过不管怎么,杨永安接到杨世康时候,父子二人就去集市上了。

他们赶到的时候,衙役马上就要收他们家了。

杨世福虽然早熟,但是还是第一次一个人面对这样的事情,所以难免紧张,有点战战兢兢的。

不过,杨永安的带来解救了杨世福。

杨永安刚放下背上的背篼,衙役就过来了。

交钱的过程很快,也没有出什么意外。

这个时代,虽然不允许为官者贪污,但是受贿这些事情确实落实到实处的。

而且还是规矩,虽然这些规矩没有写到法律上,但是却摆到了明面上。

但是这也是有讲究的,上下打点的时候,这钱一定要塞的合适,少了多了都不好。

但是这个度比较好把握,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这样一来,为官者可以得到实惠,百姓也不会因为因此倾家荡产。

因为打点的数额比较固定,百姓对此也有一定的期许。

等衙役们走后,杨家人就正式开始卖山梨了。

刚才因为杨永安没有来,所以杨世福和杨雨薇都没有吆喝,所以即使集市上的人比较多,也不见有人过来问问价格的。

等杨永安和杨世康过来,杨雨薇就开始到街上去吆喝了。

所以,人们从很远的地方就能听见小姑娘脆生生的叫卖声,“山梨、又大又甜的山梨,一文钱三个,随便挑,随便选啰!山梨、又大又甜的山梨,一文钱三个,随便挑,随便选啰!”

就这一句话,杨雨薇不断的重复。

要是有人向前问在哪里,杨雨薇就会指路。

刚开始的时候,杨家的摊位上围的人还不是很多,所以杨世福和杨世康也会一起吆喝。

不过他们没有和杨雨薇在一个方向。

慢慢的,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

人们大多数是抱着捡便宜的心态过来的。

可真的围过来的时候,看见有那么多的人都在选,都在挑,就觉得自己也必须抢点回家,不然就亏大了。

一看到有人已经卖了,挑的人的动作就更快了。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六章 杨家的教育--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