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宋别>174 赵佶的聪明
也不作反而对国家最有利。

——

朝廷的封赏下来了,礼部侍郎张叔夜亲自到程洲居住的地方宣旨。

程洲被封:爵位,开国海阳县公(海阳是越南最大的港口,程洲公爵能不能获得食邑、就看折彦直这一仗打的怎么样的了);职,左散骑常侍;赐同进士出身,文官位、金紫光禄大夫;武官位、归德将军;勋,上护军;益州节度使荣衔。

差遣:钦命全权优抚西南诸路制置使、兼通传大理国回访固谊呈宣大使。

这一系列乱七八糟的加官进爵,干货主要就是‘公爵’;只要是公爵爵位,程洲的实际待遇直接达到正二品,可以和宰相、太尉们一起谈笑风生。

赐同进士出身,这个对于很多没有科举经历没考上进士的官员也很看重。

另外程洲的挂职‘文官位、金紫光禄大夫;武官位、归德将军’,等于是抹平文武界限;虽说不是仅他一例,但也算是个非常有用的赏赐了。

现在人们对程洲的称呼,就要改口叫程相公了。(相公本来是单独对宰相的尊称,延伸到二品以上的高官、公爵,都会可以叫‘相公’。后来扩散到民间,变成女人对自家男人的爱称了)

下属称程洲为‘程相公’,既可以表示我知道‘您’的官位相当于宰相级别,也可以理解成对公爵的尊称。

毕竟中国不可能像西方那样称呼‘哈布斯堡公爵殿下’那样、去称呼‘程洲公爵殿下’,这样太让人起鸡皮疙瘩了!

当然,直接称呼他‘海阳公’倒也是中原常见的方式。

反正原则就是:在官场上,你见了领导,最好是称呼他最高的官职或者爵位。

程洲挺喜欢张叔夜这种纯粹的正派人,想留他吃饭肯定是拒绝的,就送给他一个不值钱的自造‘铜熨斗’。

张叔夜非常高兴,越是他这样循规蹈矩的‘清流’派官员、越是喜欢一丝不苟的整理仪容着装。张叔夜那天还正奇怪呢,看程洲的官服咋穿的那么挺刮鲜亮?程洲送的铜熨斗正好满足‘清流’们的精神享受,索性把自家用的都先拿出来给张叔夜,让他转送给李纲等人;自家要用,以后再做。

程洲让自己尽力靠拢清流圈子,他可是知道,等到‘靖康之变’发生之时,清流派才是可以依靠的强大助力。

——

张宪的封赏也出来了,原归义军节度使的基础上加怀化大将军、太子詹事、右散骑常侍、武威公爵位。

命他驻守河西凉州,其实就是变相的让他从宁夏平原退回河西。

最终,原夏国宿将汪崇勋老爷子在孙女汪勤的劝说下‘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路’,勇敢的挑起了收拾残破宁夏的重担。他连续出面招降了河套地区几个负隅顽抗的坚城,为宋、夏双方都减轻了人力损失。

汪崇勋的儿子早早的都为夏国捐躯了,汪家没有男丁;赵宋朝廷把他唯一的亲人汪勤扣押在中原,封汪崇勋为宁夏节度使、海宁公(在两浙路呢,你要是叛变就没有食邑喽),暂时依仗他在夏国的名气安抚夏国当地的抵制情绪。

:。:


状态提示:174 赵佶的聪明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