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都市现代>草根侠医>第三百六十八章 看病老三样

向老的保健医生冯医生闻听孙玉郎建议国家拿宝贵的外汇去进口一台仪器,然后才能给向老诊治。不禁嗤之以鼻,说:“当年我们看病的时候,就是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什么病看不下来?不是都看过来了吗。现在的年轻人啊,看病水平不怎么地,但这花钱的水平却是相当高啊。听说这台新设备要两百万美元,那就是一千三百万人民币啊,好嘛,病是什么病都还没看出来,一千多万先花出去了。”

向老不知道听谁嚼舌头,也知道了这个价格。于是向老开始发脾气,坚决要求从疗养院出院回家,不看病了。

贺振义去询问,向老告诉他,“我一把年纪了,不折腾了,国家建设需要钱,这一千多万省下来,科技攻坚也好,扶贫开发也好,总比在我这个糟老头子身上糟践掉要好。”

贺振义等周围的医护人员听了一阵心酸。这就是我们的前辈,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了一生,临了挥挥手,什么也不带走,还深怕再制造花费给国家。

贺振义自己没词,劝不了向老,就把孙玉郎喊去。

孙玉郎赶忙过去解释:“向老,你勇不勇敢?”

向老回答,“我怎么不勇敢?当年枪林弹雨中冲锋的时候,小毛头,别说你,你爸爸在哪都还不知道呢。”

孙玉郎继续问:“那向老是勇敢的了,那么您敢为天下先吗?”

向老鄙视孙玉郎:“我有什么不敢的。”

孙玉郎接向老的话:“对啊,那就行了,你以为我们进口这台仪器是为您一个人?错了,大错特错啦,我们进口这台仪器,是为了填补国家空白,在我们自己还没有能力直接制造的时候,我们师夷长技以制夷,先学过来,先用着。用着用着,我们就学会了,以后我们自己制造。所以现在,我们需要一些勇敢的先驱者,以身饲虎,试一下这仪器管不管用,管用的话,怎么用,甚至怎么用的比老美更好更漂亮。”

向老笑了:“你这小滑头,你怎么不说为什么早不进口晚不进口,偏偏等我生病了再进口,满嘴花言巧语,你这家伙不老实。”

孙玉郎连忙道歉,并说明:“向老,要是我是仁和的院长,我老早进口了,现在进口也是亡羊补牢的做法而已。”

向老哈哈一笑:“小滑头,你居然敢说你们院长的坏话,算了,算你说服我了,不过我声明,这机器进来之后,必须第一个在我身上使用,有没有问题,不然我就坚决拒绝检查。”

孙玉郎有点为难,边上贺振义也是一样,直接就在向老身上使用啊,第一个啊,这要是出了问题怎么得了啊。

旁边保健医生冯医生在那窃窃冷笑,想拍向老马屁,这马屁是那么好拍的吗,如果这次使用,在向老身上出现问题,我看你们怎么收场。

不过孙玉郎看着向老坚毅的眼神,忽然觉得自己好渺小,自己太功利了。在向老面前,自己那样做那样想,过于自私了。于是孙玉郎看着向老,镇定地说,中间不顾贺振义的拉扯,还是把话说完,“向老您放心,第一个病人就是您,而且我自己亲自上阵。不知道向老你有没有胆量。”

“小滑头,你有胆做,我就有胆给你做。”

在疗养院向老病房的事情,又不知道被人嚼舌头传出去了,吴首长也是再次找孙玉郎来问,有没有问题。

孙玉郎反问一句,“吴首长,当年您都不怕,现在还有啥可担心的。”

好嘛,这年轻人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不过吴首长也是默默给孙玉郎扫尾,挡住压力。孙玉郎这是提醒我,当年他都能舍身救我,现在他也能舍身救向老。

现在技术刚起步,e就是偏贵一点,等到开始量产,开始普及的时候,价格会下来一些,但孙玉郎记得也要600万左右,算上其他配套设备,还要再多一点。所以1300万这个价格总体上是合理的,不偏不倚。没有太便宜,但也不是太贵。

更主要的是这次是纯医用,所以美方也允许出口。因为电磁导航可以在无人驾驶上面应用,也可以在一些无人机,导弹上面应用。所以孙玉郎估计美方在主程式上肯定有限制,如果强行破解,估计连医学应用都没了。

事关老首长向老,这次也是特事特办,不到1星期,那边一台本来要在纽约长老会医院安装使用的enb系统先卖我们了。相关技术人员,安装人员,直接带着设备装上飞机就飞来了。

当然美方也是奇怪。因为一般惯例,我们的嗅觉普遍迟钝。一般新技术都要别人用的烂了,甚至还要别人为了推销产品,获取利润,主动来内地推销,我们才会学习吸收新技术。

没想到,我们这次居然跟上了国际步伐,主动申请采购最新的医疗器械。

新设备运抵京城之后,直接在仁和医院安装调试。

这时候,孙玉郎却让自己的老师之一,云江省附二院病理科主任张德良进京了,向老的医治,还真心少不了我这老师。

仁和这边也颇有微词,好嘛,这是连我仁和的病理都不信任了啊。不过这新仪器,第一次使用,就要在向老身上。说实话,就算孙玉郎信任我们,我们也要找借口推辞啊。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啊,我们都混到在仁和工作了,要是出什么问题,被人从仁和贬出去,犯不着啊。

张德良老师闻听是这样的事情,也是二话不说从云江赶来。师生情摆在这,这时候自己不来支持自己的学生,谁来支


状态提示:第三百六十八章 看病老三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