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都市现代>全音阶狂潮>第一四八六章 眼缘
要人琴合一了。

越扯越高兴,肖副院长都想起浦音八十周年校庆时的一些事了,首席扬琴也听过相关传说,进而国交的黑管还言之凿凿杨景行曾在纽约跟数位顶级钢琴家切磋……

哦,原来你们肚子里还装着这些流言蜚语呀,各位才是深藏不漏呢,之前指不定在怎么腹诽呢。杨景行尽量不露马脚不说错话,被逼急了那就抿一口吧,都在酒里了。

喝呀侃,葛杰想起来了,该叫孩子来正式感谢杨老师。

一群人火上浇油那架势搞得像是要三拜九叩一样,杨景行可也是新时代的年轻人呀,连忙拉住着小朋友扯动画呀机器人什么的。

原来艺术家也是人,两桌之间走动频繁后也渐渐出现肩搭背地称兄道弟了,没见过面的赶快留下联系方式,恨不得明天就彼此登门拜访……

不知不觉九点过了,反正是没人吃东西了,菜早凉了,可是看看那些几乎没怎么动的燕鲍翅,再点菜也没必要。秦世贵宣布,来日方长吧,杨景行还有工作在身。

还早着呢,吴承伟盛情邀请大家去他家再喝茶,今天团里没顾及到没仔细准备。而考虑到杨景行的住处,葛杰觉得去他家可能更方便。

这些客气话大家也就谢谢了,这么多人这个时间多不合适呀。

边撤边商量吧,吴承伟不光会楼女艺术家,连杨景行也不放过,而且终于提及杨景行最关心最着急的事情,就是跟柏林爱乐的合作。

杨景行真感动,大着胆子说如果吴指挥点这个头那就都好办了。

吴承伟表示自己当然给这个面子,而且听说柏林爱乐五月在浦海有演出。

杨景行得寸进尺,要是吴指挥愿意赏脸去浦海和柏林爱乐的指挥欧根见个面就更好了。

没问题,吴承伟爽快得像是干了一瓶。

酒都喝了,终究还是不好意思明目张胆抛下一部分搞小团体,争来争去的还是来日方长吧,最晚也就是杨景行第二交响曲的平京盛大开演嘛,那也快了。

虽然快了,也要珍重再见,尤其是对外地人,这总共十几个人,杨景行得握了二十几次手,嘴里都冒不出新花样了。

明明旁边都听着看着呢,肖副院长还跟外地人讲悄悄话的样子:“手机是不是没开?一迪给我打了个电话。”

“好像静音忘记了……”杨景行也是喝多了:“谢谢您,今天麻烦您赶回来。”

肖副院长不介意:“都忙都难得有时间,有时间就一定的。”

冯副院长叮嘱:“景行回去好好休息,喝点醒酒的。”

秦书记比副院长更不在乎别人感受,呵呵:“今天辛苦了,先忙完工作,下次我们清净点。”

杨景行可不敢不要脸:“今天高兴……”

好不容易终于上车走人,秦世贵说话算话直接送杨景行回酒店,稍微回顾一下,书记发现这些艺术家呀虽然有固有的一面,但是对无可置疑的真功夫,他们至少嘴上是要服气的,这也是优点,比文无第一好办事,所以比自己预想的顺利。

杨景行当然清楚这都是书记的面子。

秦世贵又呵呵想起来:“去年那次见面,肖副院长带的是他父亲老上级的孙女。”

这个,杨景行猜得准:“您说文一迪小姐。”

“女孩子我见过,挺好看的。”秦世贵还知道:“爷爷奶奶都是是经过革命战火洗礼的人,抗日就入党,有原则有党性。文@革后收养了几个朋友战友子女,文一迪的父亲就是,当时很小,几岁。”

哦,杨景行点头。

秦世贵可精通消息:“现在好像在经贸部什么司负责,跟我们没什么关系。”

杨景行继续点头。

秦世贵认为:“交朋友也讲一个眼缘。”

杨景行嗯。

秦世贵又想起来:“吴指挥这边我帮你准备点回礼。”

杨景行连忙:“不麻烦您……”

秦世贵还是是挺周到的,还打电话给闫副主编关心回家情况呢。

杨景行回到酒店房间也十点只差几分了,正要跟浦海汇报情况,也有人关心他,还是着名小提琴演奏家葛杰。

本来一个到家一个到酒店应该挺简单的事,但是葛杰是真的不胜酒力,之前也就二两白酒吧,变得那么啰里啰嗦,甚至不着边际说什么酒店可能不卫生,他家还有空房间可以给杨景行住,感情你当初走到哪演出都有家吗?

葛杰甚至酒后吐真言,认为今天乐团对第二交响曲的演绎可能不是很理想,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主要还是两边的配合。其实他个人觉得,这首作品不管是让国交主导还是让民族乐团把控都是可以各取所长的,关键是要团结。可是呀,有些人心胸狭隘了不想给别人做嫁衣,还有人不乐意落了后手……所以才把一件大好事拖了这么久。

葛杰坦言,今天都算是他凭借一点个人影响力力排众议组织起人手去民族乐团的,还好有许多人是明事理的,都是为了艺术嘛,哪来那么多你我他呢。可就是有那么少部分,葛杰简直悲愤,自己当初也是一片赤诚之心想为祖国的音乐界做点事,可是这都两年了,是越来越觉得音乐界太不单纯了,好些人水平很不怎么样但是各种大来头。

杨景行可还没资格对音乐届说长道短,在他眼中,那都是好前辈好领导。

对,不能丧失信心,葛杰也下定决定要带领两个乐团精诚合作把这首在他心目中会留名音乐史的作品演绎好。说起来他跟浦音


状态提示:第一四八六章 眼缘--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