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好起来。

出来就看见,自家弟弟已经穿好了昨天母亲给他拿出来的新衣服,发髻却扎得松松散散。

顾明月也没去洗脸,就先把他拉进屋来一通捯饬。

早饭后,穿戴一新的顾家四口人把门上了锁就向大伯家而去。

顾攀手上提着四五斤腌肉,顾氏提一小食盒点心,都是前两天秦管事带来的,精细又美味,正好用来招待媒人和男方父母。

及到了大伯家,就见家门口的一棵槐树上已经挂好了一挂长长的鞭炮。

顾明月疑问:“今天又不是成亲的日子,为什么要挂鞭炮?”在她的印象里,只有成亲才会放鞭炮。

顾攀笑呵呵道:“这是由媒人卜下吉期,定下亲迎之日后要点的。”

顾氏解释道:“各处风俗不一样,有的地方也不点炮,只双方吃个饭也就算了。”

顾明月恍然大悟,顾熠笑道:“姐姐连这个都不知道”,拿手指在脸颊上刮刮道:“羞羞羞。”

顾明月掐掐他的爪子。

说话间,就进了大伯家正门。院子里别是一番热闹景象,西南屋角上已经架起一口大锅,里面煮着喷香的猪肉,人人来往忙碌,见他们一家人进来还不忘打个招呼。

顾焕正带着顾灼几人在搭凉棚,搭凉棚的一应物事都是他一大早上去镇里租赁来的。

看见顾明月姐弟,他笑着道:“翩翩,你回屋里和姐妹们去玩,熠儿,你过来给我递递锤子什么的。”

顾熠正看着那里热闹,此时听见焕大哥的话,巴不得一声便跑了过去。

顾明月见院子里没有几个年轻姑娘,估计都在屋子里躲清闲,她只在院里站着,便能听到梨梨姐那个房间一片嬉笑之声,还没走过去就有些发怵。

想了想,顾明月也走到搭凉棚的空地边上,说道:“焕大哥,我也来帮忙吧。”

顾焕便笑道:“行啊,你给我们递彩带。”

镇里租赁的这些凉棚,为了好看,喜事上用的都带着些质量一般的彩带。

顾明月应声好,便拿起凉棚一脚堆放的彩带。

在这里搭凉棚的几个人,除了顾焕和顾灼,其他的人都有些不自然。

本来村里的小伙子们私下里讨论,一直是把林芙兰顾秀冉和顾明月三个女孩儿封为三朵牡丹花的。

顾明月是排在最末的,自从重新苏醒,她也没怎么出去过,以致今天这几个人看见她都有些愣愣的。

本来热闹无比的地方,现在基本上只能听见顾焕和顾灼的说话声,其他人都是默默干活。

“明明月”,有个声音突然道:“我这这里需要栓一根彩带。”

“好”,顾明月答应,走过去递彩带给这人。至于这人叫什么名字,抱歉她不太记得了。

然而彩带的另一端并没有被那人成功接住,他脚下一空差点从凉棚上掉下来。

顾明月忍不住笑道:“你看着点脚下。”

“哦,好”,那人一板一眼答应。

顾熠踮着脚道:“纪泽哥,你来递锤子吧,我上去。”

众人闻言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屋里的女孩子们听见外面喧嚷热闹,往外一看,见顾明月在和一群男孩子玩,都不由地撇嘴。

不过很快,她们也都带来凉棚边上,嘻嘻闹闹指指点点。

男孩子们见出来这么多女孩,不知为何竟有种莫名放松许多的感觉。

半晌午时,就有一辆大马车和几头大青骡拉的车停在大伯家门口。

门外有小孩子们纷纷喊道:“男方来人了,快准备茶水。”

顾家的人紧跟着接出来,双方家长接见,言笑晏晏一路到正堂。

寒温叙毕,媒人就卜下吉期,定在八月十六亲迎。

男方想要在七月迎娶,不过媒人看过日子之后说七月里成亲会妨碍到女方的父亲,一听这话,男方就赶忙让媒人往下看,这才定了八月十六的日子。

亲迎日期卜下之后,外面就噼噼啪啪的一阵鞭炮声响,院子里双方长辈也都坐下开始吃席,先上的是各色凉果,冰冰酸甜,一上去就客人们吃了个干净。

实在是这天太热了。

接下来各色菜肴也一盘盘地被端上桌,院内一片热闹欢腾的气氛。

顾明月吃了点儿,便放下筷子来,无意之中看到外面,不知何时门口已经站了好几个乞丐。

对上一个半大孩子的眼神,那里面只有空洞,顾明月一时不辨心中是何滋味。

她明白这是常态,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时,见到的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老人孩子又何尝少了?心里却仍旧不大舒服。

顾明月掐掐手心,一巡菜过之后,起身走到主桌上正陪着男方长辈说话的奶奶旁边,叫了声:“奶奶。”

顾老太太转头看见孙女儿,忙拉住她的手和亲家老太太介绍,然后才问道:“翩翩,有什么事啊?”

“外面”,她低声道。

顾老太太看向门外,心底却是激灵灵打个寒战,意识到亲家老太太就在旁边坐着,她又忙换上笑脸,对顾明月道:“奶奶知道了,今天是咱们家的喜日子,待会儿自然是把菜给这些不容易的人端出去几碗。你回去吧。”

顾明月走后,顾老太太便跟亲家老太太告罪一声,起身过去叫来顾焕吩咐了几句话,很快,顾焕就和几个来帮忙的小伙子端了十几碗菜汤一筐子馒头出去了。

顾老太太坐回去后,才低声感叹道:“真是不容易啊,我们村里这段时间要饭的就没断过。”

状态提示:105 金钱--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