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恐怖悬疑>名传万界>第二十六章制度
林志清捻着长须,淡淡一笑:

“你在族里,少出门,不曾结交这等下九流人物,所以见识得不多,却不知这里头害人的勾当多得很呢!”

“光是读书万卷,从书本上,你是学不到这里面的东西的,以后倒是可以见识下······总之以你现下身份,这些市井小人物,是断不敢坑骗到你头上的,反而会想方设法地巴结上来·······多见识一番,或对你未来有益。”

“好了,闲话少说,我这话没别的意思,族里收回那些田,是为了保住那些田,而不多留给你钱财,也是为你考虑。”

“一来,你一稚子,保不住那些田,二来,太多钱财反而会惹来觊觎·······大体上,族里规矩还算是出于善意,存的是一片拳拳爱护之心,总是不会平白吞没了族里孤寡老幼的财产。”

讲到这里,林志清自己就笑了起来:

“以往也不是没有心怀怨念,以为不公的族人,不过等到成年时,都会归还田亩,这些年的收益族里也会补上,再说开其中究竟,也就都懂了········他们可没你争气,不到十七,就做出了好大一番事情!”

听了这些话,林正阳确实心里舒坦了许多。

从家族的观点看,这方面处置,确实没有太大问题。

父母双亡的稚子,几乎没可能保下那些财产。

不说外人,就连同族中人,岂有不眼红那两百亩田的?

不要以为两百亩少,十五亩就是一公顷,真见到了就知道两百亩到底有多大了。

《汉书·食货志》载李悝这言:“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一石半。”

这是指亩产粟1.5石。

《管子·轻重乙》河:“河淤诸侯,亩锺之国也”。这就是说,经过淤

灌的肥沃土壤,产量较高,亩产1锺,即亩产10石。

1石合0.333市石,折成后世,1市亩产粟1.524市石,1市石粟重135市斤,即当时亩产粟205.8市斤。

一家“百亩”,合后世市亩32.8 亩,则一家总收获的原粮相当于今市斤6750斤。

此世大夏,风调雨顺,各地都有地祇看顾,更有风雨之神,因此一亩能收获三百斤到四百斤粮食。

一百亩就是三万斤到四万斤粮。

按粮价十钱一斤计算,每岁产出怎么也能换到四五十万钱,折合白银就是四百两。

这已经是非常大的一笔收获了。

即便还需要交税,而粮价也有变动,这也是能让人眼红的一笔财产。

论收益稳定,堪比地球上现代的房地产。

稳定,保值,租出去就有收益。

在当下人眼中,两百亩上好的水田,就等于北上广的一套几百平的好房子,其价值实在不菲。

这等财产,放在一个不经世事的小孩子手里,就连林正阳自己都觉得不靠谱。

也难怪族里会出手。

族里真不管不顾,早晚得有人动心。

不是每个孩子都是早慧,也不是每个稚子都是开挂的主角,能在群狼环伺的处境下保护自己和财产的。

正确的做法,反而就是林家这样,先收走田地,给予照顾,等其长大成年后再发还,并补上这些年的收益。

当然········有些话林正阳和林志清都没有说,心下都是很清楚。

制度虽是好的,但是执行起来未必不会变味。

发还的田亩,肯定不是原先那些,两百亩田地,换个人来,或许拿到的就是一百亩中田、一百亩下田,甚至是一些不长庄稼的芦苇地、沼泽地·······

“你先取童生,又成鬼仙,如今入道,又能建庙,我心里实在是欢喜·······几乎看到了我家兴盛时。”

林志清看着林正阳,越看越觉得欢喜。

他人过中年,又是族长,对族里一些故事了解得很清楚。

一般这种少年鬼仙,只会出现在名门望族府上,不是别的,是各种资源获取难易造成。

林家过去也曾阔过,兴盛时,这种人杰也不少见,可惜那都是千年以前的时代了。

在如今这个时代,也实在是了不起。

别的不说,这种人杰,只要有一个诞生,就注定了一个郡望世家的升起。

只要林正阳活得够久,中途不夭折,过上几代人,就能把门面撑住,完成从一处县内大族到郡中望族的跨越。

“族里已经发还你的田地,又因你中了童生,族里出钱给你添了五十亩,你成鬼仙,族里庆贺,给你购置了一批田······零零散散的飞地怕你不好管理,这些田地全都给你想法子凑整,足足有两千亩地。”

“这里面有水田,有山地有山有水,有河流,还有个小山,还起了个宅子,你见了肯定喜欢。”

“你那庙,就建得离那不远。”

做到这个地步,可以说,族里已经尽心尽力了。

先不说这么多田亩,就说将两千亩零零碎碎的田地连成一片,这其中的难度,要耗费的人力财力,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这可不是刚开国那会儿,而是承平上千年后,早已没有无主之地的当下。

林正阳也是唏嘘一阵,有些触动。

“真是有心了,换田很不容易吧?”

“没那么难!”

林志清哈哈笑着。

“你如今可是鬼仙了,平成县谁还不知道这事?”

“只是你一向深居简出,不喜好出门结交士人,不然早有人贴上来了。”

“一听


状态提示:第二十六章制度--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