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玄幻奇幻>西唐往事之迷途的先驱>第10章 苏平风书
己的妻子报仇。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听过他的消息。也许,我的出生就是父母的一场灾难,每每想到这,我就有种轻生的念头,但最终还是克制住了。因为,这是他们用生命给我延续的人生,我必须好好走完。

此生已然孤独,所以我珍重曾陪在我身边的每一个人,尤其珍重将要收到这封信的你,我的安瑜。即颂

近安

安和十八年季秋

平风手书

第十封安和十八年十月

我的安瑜妆鉴

风雪初霁,提笔书思。

入冬了,风雪不停,一连下了七八天,厚厚的一层积雪覆盖了城内的街道。披上厚实的狐裘,我出了门。长平街上依然热闹,雪地上是密密麻麻的脚印,路摊上商贩不停地吆喝。远处刮来一阵风,掀起些许积雪,是两只毛驹和它们拉着的雪车,车头坐着一个车夫。毛驹是北方特有的马种,毛皮厚实,脚掌宽大,擅于在雪地上奔跑。我对着车夫招了招手,他便驾着车来到了我跟前,交上十几个铜板我就上了车。雪车很平稳也很快,一刻钟的时间,我就到了亘旦城的最北边,城北没有城墙,只有一座名为太陵的大山。你还记得吗?我曾经跟你说过的,亘旦城原是朴族司戎部的都城,是慧武帝北伐时期攻取的。后来,徽宗皇帝沉迷丹青和女色,以至于奸臣叛乱,微宗南下逃到了青州。在众臣子的逼迫下,微宗忍痛杀了温贵妃瑶灵,罪己以昭天下。几年后,徽宗领着大军北上,与叛军在故都淏州展开了一场恶战,最终夺回了皇位,但淏州已是一片狼藉,徽宗无奈将都城迁至亘旦。亘旦城的北边是太陵山,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一块矩形的青色大石头,五十丈高;两百丈宽;二十里长,就像一堵天然的城墙,这就是亘旦城只有三面墙的原因。那年的十月,徽宗入了亘旦城,骑着马独自一人到了城北,他看到了这块大石头,石上还沾着厚厚一层雪。徽宗用手在雪上画了十七幅画,画的都是温贵妃,当天就命人将画刻在石上,于是就有了现在著名的《温妃雪图》。

迁都亘旦后的几十年间,徽宗励精图治成了一代明君,只是,他再也没有为他的妃子画过画。后世的史学家都说“微宗是一个被温妃耽误的明君”,但丹青家们却说“微宗只是一个被权力耽误的丹青手。”其实,徽宗只是一个人爱到不能自已的丹青手,爱人已死,只好画这大好河山,也就成了明君。

若有那么一天,你离去了,我也不会再给第二人写这样的信。即颂

近安

安和十八年孟冬

平风手书

第十一封安和十八年十一月

我的安瑜妆鉴

离乡时一年,相念复相思。

不经意间,我离开望州已经一年了。记得是在去年的十一月十三,那天午后我陪着你溜进厨房偷吃师娘做的点心,被突然进来的老师抓个正着。奇怪的是,老师并没有责骂我,还让我多吃一些。吃完点心后,我被老师叫到了后院,那儿停了辆马车,车夫向老师和我招呼了声。没等我向车夫回礼,老师就对我说道:“平风啊,你已经十六岁了,该出去走一走了。行李我已经替你备好了,就放在车里。为师在京都有一些故友,你替我去拜访他们,顺便办一些事。”他边说着,边把我送到了马车上,顺手还塞给我一封信和两本相书,信上竟说要我去当相师。当我想询问老师缘由的时候,马车已经走了好几里。我走得那样仓促,仓促地来不及和你告别,以至于我的脑海中还一直浮现着你满嘴糕点细屑的样子。

我怎么都想不到,自己第一次出门,路途竟会是如此的遥远,足足走了两个月才抵达亘旦。我走过了苍蓝、淏州、汇口、落焰四个州府,渡过了孔雀、封岚、漫宁三条大河,跨过一座又一座高山,成了异乡的客人。我看到过落焰城最美的火烧云,听到过淏州草原上的鹰啼,闻到过封岚河边的水草清香,亦触摸过明钧山的汤泉,成了孤独的旅人。故乡终究成了我的记忆,而你终究成了我的牵挂。

异乡的风景诚然很美,但我还是更喜欢望州城外的开满念冬的山野,因为那是我和你一起看过的风景。即颂

近安

安和十八年仲冬

平风手书

第十二封安和十八年十二月

我的安瑜妆鉴

故巢风雪掩,鸱鸣音哓哓。

夜来的风雪越来越大,不知哪来的猫头鹰撞在了我的窗上,大概是迷失在风雪中找不到故巢的方向。它似乎受伤了,趴在窗沿上,不间断地发出哀鸣。我忍不住走了过去,推开了另一侧的窗户,想要将它抱进来,一声猫叫却把它吓得扑进大雪中,念瑾那个小家伙好像吃醋了。

风雪从窗口闯进来,屋子里变得很清冷,我也就没了睡意。披上棉被来到案前,再点一根蜡烛,我开始写这封信。

年末了,亘旦城的富商陆续从各地赶了回来,备准和家人一起过年。今晨的一大早,我就换上了道袍,进了街上最大的一家茶楼。茶楼里坐满了人,大多是刚回来的商队,他们很热情地跑过来让我给他们看相。其中有一个高高瘦瘦的大叔,他说他原是朴族的苍下部的人,来亘旦城做生意后就喜欢上了这里,就在此买房娶妻成了我们西唐人。你应该不知道苍下这个部落,他们住在大陆东边,那有座很高的山叫做凌天山。凌天山高三万丈,宽六千丈,像一根巨大的石柱,山上是他们的


状态提示:第10章 苏平风书--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