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都市现代>官程>第254章 资金问题
人自会好好把握的。却不知道杨冲锋是黄家的核心成员,杨冲锋也乐得顺势而为。

送走了舅舅,杨冲锋知道要两人帮忙,细节之处还是要自己把握,便提出要去见识下省城的休闲服务。要请两位老哥帮带路,免得闹出笑话来。两人自然乐意,也知道是杨冲锋这样安排,感觉到杨冲锋虽然有这样强硬的靠背,还这样会做人,今后解决这个问题时那得多卖些力气才是。

第二天,杨冲锋到教育厅里找赵副厅长和钱副处长,将申请倭国贷款的具体事宜了解清楚后,当即往柳市跑,给市里进行汇报。三叔黄天骅和书记王田方也都表示了支持,还表示市里会挤出一些资金来,以实际行动支持柳泽县城中学的搬迁。

回到县里,杨冲锋将从省里带回的申请贷款的资料复印一份交给县教育局,让他们按资料上要求进行准备,同时,凡是牵涉到县里的各部门都会优先来促成这项工作。孙定才老主席得知有这样的好事后,主动请缨,要来协助教育局,帮协调各单位之间的工作,杨冲锋自然表示感谢。

教育局和县政府准备资料的同时,杨冲锋却要去和县委那边协商,一中搬迁问题总是要县委出头来决策,县政府执行才是完成这一工作的正道路径。县里这边没有摆平,倭国的人来实地考察,又如何怎么样考察?

倭国的贷款只能用于学校建设,这样一来,对城北的建设就必须分开进行。也就是说,先将学校校址选定后,对学校进行规划,之后申请资金修建,而另外余下的土地则作为商用开发。杨冲锋和沈崇军两人在县政府里讨论一个上午,觉得最后还是采用这样的方案才切实可行:县政府这边负责一中搬迁建设,剩余的土地则由县委那边决策怎么样处置。这样一来,两边都做了让步,才是平衡之道。

和沈崇军一起到县委里找书记吴德慵谈,本着诚意,先在电话里就说了些大概思路。吴德慵见杨冲锋主动让步,也知道一中搬迁的问题是无法回避的,或许只有来处理才是双方最为适合的方式。便说着县委里等杨冲锋过去,一起讨论一中搬迁的细节。

还没有进县委里,就看见赵晓勤从大门里往外走,见了两人就停住脚步,说“冲锋、沈县,你们到了,书记张办公室里等着呢。”说着陪两人一起进县委。

“赵哥,谢谢了。”杨冲锋知道赵晓勤出门来是专程接两人的,那不仅仅是吴德慵书记的诚意,更是赵晓勤自己站在吴德慵和自己之间很难做人,这时要有所表示,才会到县委大门外来接人。说一声,表示对赵晓勤的理解。

到吴德慵办公室门口,赵晓勤先走一步去敲门,等三人进办公室时,吴德慵已经站起来走到门这方来迎接。诚意足够,杨冲锋和沈崇军知道双方对要讨论的事都持着精诚合作的态度,这就是好的开始。

弄清楚了局势,对大家都有利。之前的相争时为了工作,如今的合作也是为了工作,没有什么矛盾,出发点和核心也都是工作和利益。

杨冲锋先将到省城一行的细节进行了汇报,说到倭国的无息贷款,这样的贷款今后有国家去偿还,至于还不还,于建设单位没有什么关系。整个柳省这样的贷款有几个亿,柳泽县准备申请将学校的主体工程建设申请到位,剩下的建设工程不大,可以想省里讨要一些资金。市里答应一些,县里自己再筹一点,整个搬迁工程勉强能够拿下来。

听着杨冲锋的汇报,吴德慵问了些倭国贷款资金的细节,知道一切都有对方认证,倒是很放心,这笔资金无论如何都要申请成功。将这重任就落实到县政府这边督促,作为县政府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了。这都是意料中的事,省里和市里都表示支持了的事,会到县里自然不会再有很多的阻力。具体工作本来就是县政府这边的事,县委再下任务只不过表示县委对这个在的重视。

申请倭国贷款的事确定下来后,县里这边要做到前期工作就很多。首要的就是将一中搬迁后的校址定下来,才能进行规划,规划好了后才有申请的依据。最当紧的工作,自然要将校址定下来。

“书记,目前最当紧的,就是要将校址定下来,学校的规模也要进行评估定夺下来,其他各项工作就可以分别开展了。”杨冲锋说。

办公室里的四个人,吴德慵、赵晓勤之前都还没有听说倭国贷款的事,这时听到这些具体的详情,也知道这事对柳泽县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机会,沈崇军虽已近听说一次,却还是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对方资金上的管理,有很大的感触。不像国内,每一笔资金流过,都会像大浪淘沙一般,淘下一些来。等杨冲锋说了后,对当前的关系也都有了认识,知道首要要解决的事是什么。

“冲锋县长,一中搬迁的工作,我们乘着个好机遇将工作先做下来,这事必须要把握住的。向省市争取到贷款,这个重任就先由你来负责,有什么困难及时向县委反应,县里会尽一切力量来支持你将这项工作做成功。”

“是,书记,我会尽力的。”

“关于校址的选址,要经过常委会讨论通过后再决定。集体的意见集体的智慧考虑问题才会更恰当更完善。”吴德慵这时和杨冲锋说起来,就带一些官腔了,两人就算再次联手,却不会像之前那般弥合了。“之前县政府那边有方案,我们就以那方案作为讨论的基础吧。”

杨冲锋见


状态提示:第254章 资金问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