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北国王者>第三章:北与南
二八女子微笑着磨墨。后面还有俩个正值豆蔻的可人少女随侍左右。

亭外,还有百余仆从。警戒的警戒,整治果蔬的整治。在一名管家的带领下做着各自的事情。其中有趣的是,竟有十余人专门照料一群鹅,鹅跑到哪里,人就跟到哪里,略显滑稽。这是自家郎君特地吩咐的。

在亭外的不远处,有一名青年,其模样于亭中的中年男子十分相像。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不过青年并不着急,甚至还悠闲地看着一本自己抄录的线装《道德经》。对于自家父亲的至交好友迟到,一点也不见怪。

过了一会儿。一支同样超过百人的队伍走了过来。青年将手中的书交给亲随后便迎了上去。

车队停了下来。从中间一辆最华丽的马车中走下了一个人。其人虽已到中年,但岁月并没有给他英俊的脸留下痕迹。反而使他更加成熟。其后跟着下来了俩个一模一样的双生女子,模样亦是俏丽。

车队护卫显然认识青年,直接放他们过去。

青年走到中年男子身前行礼道;“小子王玄之拜见谢叔父”

谢叔父赶紧搀扶道;

“伯远,快快起来。经年未见,汝都这么高了“

“吾也很长时间没有见过谢叔父了,甚是想念。“

“逸少呢?”

“父亲正在亭中习字”

“快带某去”

“诺”

说完青年便领着谢叔父前去,但却落后谢叔父半步。显然青年的家教非常好。

刚到亭子,亭里的中年男子已经习字完毕。

谢叔父佯怒道:“好你个王逸少,老友会面,竟不相迎,却躲在这里习字”

王羲之(字逸少)反笑道:“总比某些人迟到要好,待会安石你一定要自罚三杯哦”。

谢安(字安石)同笑道:“好好好”。

谢安进亭后,看到了一个粉色俏佳人,仔细观看片刻后。赞道;“肤如白雪,脸如桃花,眉如柳叶,唇如红花。不错不错。“

而一旁的王羲之也不恼得意洋洋地对谢安;”此人是某月前新纳之妾,名叫兰儿,兰儿还不见过谢郎君。“

兰儿很乖巧,立即做了万福。谢安并没有去搀扶,而是完整地受了这一礼。

过了片刻,酒席已摆好,王羲之三人即入席,当然少不了兰儿和双生子的作陪。看则老实的王玄之也招来一名家妓。一时觥槲交错,气氛十分融洽。

酒席过半后。

谢安有些醉道:

“逸少,今天怎么有心情邀我出来游玩,我记得你王秘书郎很忙的啊!”

“还不是那些家老。伯远你们下去吧!”王羲之话刚说一半,但又觉得不妥。便让众人离去。

“诺”这些世家大族的家妓和婢仆都受过良好的训练,很有礼貌地离开了。

王羲之尚未说话,谢安便抢道:“还不是家老要你来试探我“。

王羲之一点也不惊讶,继续问道;”那你猜猜,家老要我来试探你什么?”

“恒征西表其弟恒云子为江夏太守之职!“

王曦之接着说:”你怎么看“。

“江夏是连接江左和荆襄的重镇,恒元子已全掌荆襄之地,现已成割据。其野心也日益膨胀。江夏万不能被其所得。”谢安坚定道。

“事实上会稽王已经否决掉了,但还有一件事“。

“什么事?”。

“吾也是刚刚得到消息,会稽王准备举殷渊源为扬州刺史,与国丈共督俩淮,京口。”王羲之说。

“什么,会稽王疯了,殷渊源(渊源为字,其名为浩)虽名声响亮,然其只会空谈,并不知兵,其宿与恒元子仇视。用之,祸起萧墙啊!“谢安激动地说道。

“或许殷渊源没有强大的宗族吧!”王羲之叹息道。

(英明的统治者善于平衡各方权益--鲜血公爵《君王启示录》)

接下来王羲之和谢安便陷入了沉默之中,算是已经达成了默契。会稽王举殷浩为扬州刺史是步臭棋,但何尝不是一种无奈呢?王谢俩家的人不会阻止,甚至还会推动。靠着平灭成汉快速成长的恒家和东晋皇室的碰撞。显然得利最多的就是他们俩家。虽然是建立在严重削弱国力之上。

谢安最后走了,临走前向王羲之索要了兰儿,却留下了双生子。王羲之继续习字,双生子则在一旁微笑着磨墨,一如兰儿一样。一入门阀,何来自由,妾不如鹅,人不如物。


状态提示:第三章:北与南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