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都市现代>穿越唐朝当皇子>第21章 忽悠
惑断句自古有之,为何都是口口相授而不能直接书写规定好呢?”

“若是不规定好,会不会有可能因为断句不同而出现曲解呢?”

“然后学生还真就发现了以前孔夫子教过的经学断句不同句意不同。”

“哦?哪一句?”

『我知道我知道肯定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我猜也是,但凡穿越搞断句的都是借了这句话』

『是的,看得太多次数了,搞得我连它两种断句以及对应的意思都一清二楚』

本来李愔确实是想用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但是看着直播间观众的吐槽也只好换了一句。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以为有两种断法。”

『咦……新句子』

『这句话有不同意思吗?没听说过啊』

『大大不会是打算瞎说吧?』

“其一、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也是夫子您交给我们的断句方式,意思我就不解释了。”

“其二、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意思是由,我教给你的这些,你明白了吗?知道了,知道的就会有许多不知道,不知道终究也就会知道啊”

“因为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他不知道的知识必然也越多,只有知道了你才会追求探索你不知道的,反之,你不知道的也刺激地去钻究了明白不知道的。

“况孔老夫子当年亦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我断为‘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缘由…”

李愔一句接着一句往外蹦,说得那叫一个溜,就差没唾沫横飞了。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

『不明觉厉啊』

『为什么我会莫名想到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

孔颖达皱眉陷入沉思之中,也觉得这种新的断句似乎很有道理,当然他想得更多:莫非六皇子以前在藏拙?那为什么现在又不藏了打算争了呢?

李恪转过头来一脸目瞪口呆的看着往死里不学无术的弟弟,难以置信。

李承乾和小胖子李泰看着侃侃而谈的李愔神色有些阴晴不定,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愔的那些兄弟们虽然觉得这绕来绕去的不是很明白,但再傻看大家反应也知道自己好哥们牛逼了,因此各个挺直腰杆与有荣焉。

至于其他人诧异者有之,不信者有之,反应不一而足。

看着沉思中的孔老头,李愔以为对方不认同自己这个断句,想了想觉得得下的猛料,虽然随大众了些,但有用就好。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敢问孔夫子,先祖孔子的本意是为当权者还是为民呢?”

孔颖达果然惊了,毕竟之前一个句子不管怎么断句对孔儒思想影响不是很大,而这个句子的两种断句就直接是在质问:你孔子是真的为民而忧还是当权者的走狗。

而他作为孔子后人很有可能一直以来的断句是错误的,歪曲祖先的思想,严重的说简直就是不肖子孙了。

震惊之下,孔颖达急切的问道:“那敢问六皇子可有断句之法?”

有当然有了,什么逗号句号引号冒号一堆,但是李愔可不想找事,既然逃过板子了,剩下的事情就让他们有才之人自己琢磨吧。

他暂时还不适合刷太多文学上的名声,破绽太大容易引起怀疑,最少得让他假装乖宝宝学个一年。

“学生没考虑那么深,想来这等事还得孔夫子多加操劳,不论是学识还是政令,若不写好断句都难免被曲解。”

孔颖达听后一脸赞同的点点头,本以为能再看到六皇子挨罚,没想到就这样消失了,不得不说有些学子还是有点失望。

孔颖达走后,一下课,那些好哥们瞬间都围了过来你一句我一句的叽叽喳喳闹个不停,仿佛打了胜仗的是他们自己一样……

(难得懒猫码了个三千多字的大章,大家不夸夸我吗?没有打赏,随便赏赐点收藏推荐也好啊o(╥﹏╥)o

非常感谢还有新朋友三位的票票,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有你们的支持懒猫一定会尽早克服懒癌多码字多更新的。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21章 忽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