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都市现代>南方乘以北>第一百零七章 一步之遥

之后的日子,香樟树叶重新变得翠绿,夏天的气息渐渐浓郁。

塑胶跑道间的风,篮球场上的汗滴,教学楼顶的白云,洒满一整片瞳孔的金色阳光,唤醒另一个带着新鲜味道的夏天。

青春的触角似乎也四处延伸。在丧失生长能力之前。

如果曾经有人告诉过你。

风来时,请不要转身躲避。因为所有来不及说出口的话语,都藏在迎面而来的大风里。

那故事会不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原本,挂了科的常卫东和付尘已经做好了重修的准备,所以补考什么的,从来就没当回事。用常卫东的话来说,就叫“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学习上”。

没想到,补考前一晚,几份其貌不扬的资料,犹如神兵天降一般,传到了他们手里。几个醒目的大字标注着“必考原题”,两人半信半疑,花了十分钟背答案。

于是第一科补考,半小时不到交卷。那张藏在袖口间的敷衍了事的小纸条,没派上一点用场,遗憾。

接下来的几科,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意气风发。

方以北开启了送餐生涯。每天下课之后,都要赶去店里骑上电动车,在学校里,街道上,每一个熟悉和不熟悉的地方,争分夺秒地“风驰电掣”,“来去自如”的东奔西走。

同时,在变得忙碌却又充实的生活里,他利用空余时间,也开始构思起了一直想写的那本书。

关于身边所发生的一切的书,用平常的口吻,以平淡的说辞。

这些事他只和成小南一个人说过。

而成小南得知以后,除了支持和鼓励,她还摆出了荒废已久的画笔,颜料,画册,试着去描绘教学楼里由明变暗的过道,描绘脑海中对方以北的感觉,描绘他的每一种神情。

是出于觉得现在要努力练习,以后才能够为他的书画封面和插画什么的,这样的原因。

于是生活中的每一种小事,都变得有了它独特的意义。

阴天,薄雾结在树冠和楼顶的样子,看上去好像也没那么压抑了,反而有种别样的美好。就连循环往复的小感冒,打出一个喷嚏,她也会当成,是不是某个人在想念我呢。

然后除了成小南开始爱在饭点往寝室叫外卖,而且还指定要方以北送餐之外,常卫东也每天催着让他把十几份饭菜送到操场,美其名曰照顾室友生意。

做着一些完全就没有必要的事,却以此为乐趣。

“好兄弟送来的,我们才吃得放心!”

有趣的是,在所有人都觉得,那天常卫东说要参赛、拿冠军的话只是一个玩笑时,他自己却当了真。

每天只要有空,他都会拉着队友在篮球场上练球,拼尽所有力气,从早到晚,一练就是一整天。一练就要练整整两个月。

这一次常卫东是认真的。为名誉而战?为梦想而战?

说得纯粹一点,为青春而战。即将落幕的青春。

方以北常常靠在栏杆上偷懒,蹲在球场边偷看,不得不承认,球场上挥洒汗水的常卫东,要是再帅气那么一点点,就能赶上自己了。

看着那么努力,打球时眼里闪着光的那群人,那个人,他有时候会觉得,好像拿到那个冠军,也许不仅是一句大话。

是一个手伸得够长,就有可能够得着的梦吧。

也许说成是梦不太合适,但他脑海里闪出的,就是这么一个词。

那自己要写的书,也是有可能的对吧。

有可能和那个作者一样,能把名字印在书的侧边和封面,能把文字变成铅字,装订成册,躺在街头的某一家书店的书架角落里,等着某一个人去翻开它。

于他而言,铅字的灰,就是天空的蓝啊。

还要是盛夏的天空呢。

而就是那个飘满灰尘和汗味的篮球场上,常卫东在打球,另一边的场外,宁寻舟不知何时组织起了一群协会会员,拿着稿子,也激情澎湃地训练了起来。

听说常卫东要一心一意地准备比赛了,她没再去捣蛋打扰,只会一边装作练习,一边让目光横穿过一整片球场,专注地投在专注的他身上。

那时候的阳光和风,似乎和每一个季节的都不同。

对于频繁出现在常卫东眼前的原因,她给出的解释是,仅仅是因为要准备下个月的演讲大会,而已,是他想多了。

常卫东听过之后点点头,并没有想得太多。没心思想那么多。

有那个心思的,是又开始办起了“个人展览”的过气大师,丁半木。很凑巧的是,选的都是同一段时间,地点也是操场,另一束深远目光。

他后面还总跟着一个双马尾女孩,说话是软绵绵的声音。

这样一来,拙劣的不止是宁寻舟在常卫东回头时,刻意躲闪的眼神;还有她躲闪着假装回头后,丁半木也刻意躲闪的眼神。

他们之间这一系列复杂得让人眼花缭乱的纠葛,像拐弯抹角的数学题一样,和方以北没有一丝关系,对他的影响,只不过是又得多送几份午饭。

但看着这一切的发生,好像是若隐若现、忽近忽远的青春,就这样呈现在眼前,离自己近在咫尺。是这样的一种感觉。

但好像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肯回头,看见成小南那一束,不会躲闪的目光。

包括身在其中,却浑然不知的他自己。

其实每个人都站在自己世界的中心啊。只是会因为另外一个人而倾倒,或者有另外一个人,向自己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七章 一步之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