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玄幻奇幻>异世孽缘>第三十八章 独白
>那一场大雨,白花花地下到心里去。到最后,相顾无言,唯余一笑。

普天之下漂流者,皆若空游无所依。虽然人类对彼此的孤独鲜有触碰的机会,亦无知悉的必要,然而,人们又是多么地渴望能找到一个可以彻夜交心的人,像散佚的诗篇,知志寻觅与自身押韵的诗行。哈代在《苔丝》里同说:人类这个集体,从整体上看来非常可怕,但是从每一个单位看来,却又不足畏,甚至于可怜。

人间事事不堪凭。一旦撒手,有些人和事,就像指间沙,风中线,永远失去。春老才觉短,别后方知远。写过这样的字句,我更加明白,珍惜是何等美德,而相见又是何等幸事。

按理说,我是没有资格给你写序的,从没老老实实、从头至尾读完任何一位同龄人作品,包括你80后,名目繁多的头衔,似曾相识的吁叹,像包装各异、滋味雷同的点心,糖分有余,营养难讲。我不是要批评谁,你晓得我的意思。这是个讲究皆大欢喜的年代,批评是多么扫兴。“唱反调”的结果,多数时候是为新闻工作者带来福音,对于文学建设鲜有裨益。

何况,我曾也是死于同一场热病的罹难者,而且只是这片闹哄哄的乱葬岗中,一个无名的游魂。对于所有人,乃至我自己,我向来有宽容的人格,却少有怜悯的心情路都是自己选的。

我只是碰巧见证了《尘曲》全书的出炉过程,并且有幸见证你的孤独,包括生命时突如其来的暴动,往事的阴影遗留下的褶皱也包括最朴素的生活,最远大的梦想。

而我写下这篇序的目的,是想告诉你,那个终生寻找一片装盛泪水的叶、一朵记录欢笑的花朵的身影,并不只是你,或者我,而是,人类,全部。

在我看来,《尘曲》是一本孤独者的告白。从你身上,我突然想起很早以前自己的模样。

你在远镇的落日里,伤心回头寻觅父亲的影子,但待转身之时,忽然明白“其实悲伤深处空无一物”。而我同样曾在暮色四合之时,遥望一江凌乱的艳光,努力想要看清那些被一生忧患蚕食得崎岖的、多孔的、年长的心灵。

我们都曾想爱过纸上虚拟的冒险,试图厘清我们出生之前岁月的纷繁肌理,对蚀刻一张张容颜的隐形之力,我们是何等不屑,又是何等畏惧。不屑的是,人生没有如果可言,笔下的世界却可以推翻重来,貌似比上帝更为自由的操控感,令我们如此着迷;畏惧的是,我们想要探寻的谜题,就算耗尽毕生,也未必有一个说得清楚的答案。

时光一泻千里,关山在前,故乡已远。寻找的意义,不在于答案,在乎过程。

还有,旅行。从稻城亚丁,到国境之南,从安纳托利亚高原的红色,到欧洲深冬的铅灰。你所想的,是从最荒凉的旅途中走出最繁华的风景来。那时的我,同样在陌生的蓝天之定摇摆徘徊,任由白日梦腾腾燃烧。

直到凌晨醒来,内心一片空白。

你说,这个时代,我们相爱便只是为了相爱,流浪也只是为了流浪本身。人世间,红尘外,我们总是喜好选择最远最少人问津的路,从来不问那条路有多远,哪怕尽头的风景,未必就比康庄大道来得更美好。活着,便是一世的行走,我们只不过是想多看这个缭乱寂寥的世界一眼。我们忘乎所以地记录与追求的,只不过是一次纯粹的感动我们老去,想起午夜的维族赶车人,唱着“羊羔一样黑黑的眼睛,我愿为你献出生命”走过窗口,想起那悲凉的调子曾经唱得我们心如火烧,泪流满面。。。。。。那时,我们会摸着自己的心口说,这一生,总算不虚此行。当然,还有爱情。re.你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用各种语言反复祈祷,渴求一个深邃如井的拥抱。而我呢,偶尔写两句“平生总相误,只宜无情游”终究还是不甘心,还是会盼望,有朝一日,有个人对我说,跟我来,四周纵然天地茫茫,人世悠悠,我亦别无他路,唯有跟随。不愿为任何人舍弃骄傲,又巴不得能为某个人放下矜持。孤独的人何其相似。我自倾杯,君且随意,你一直都是这样一个人。只有年轻时才能这样不计得失,稀里糊涂地去爱,凭借生命最初的直觉,而不是尘世历练的心术去爱爱一朵云、一片海、一个人。最害怕的

不是时间,或是世情,怕的是一句抱歉“不值得”,怕的是这一秒过去了,下一次不知要等到何时,怕的是从今往后,再不会爱得那么彻底、那么无私。往事历历终虚化。一场闲愁罢了,早晚,再深的痛也会散作阶前雨、袖底风;早晚,海水会填平沙滩上所有的凹陷,风会吹熄最后一丝颤抖的火焰;早晚,我们都会从不懂柴米油盐的毛孩子,变成人情世故的老掌柜。却还是不悔当初。三月桃花,两人一马,明日天涯。所以我想,我是懂得你的。如你所言,哪怕理解是无数误解的巧合。你笑的时候,我隔着很远很远也能听见,哭的时候,我就安静地坐在你身边。你就像世间另一个我:我们都曾像《哈姆。雷特》中的人物,无数次着了魔一般对自己说,“即便困在坚果壳中,我依然相信自己是无限空间的国王”;曾经靠刺激伤痛、分泌眼泪来滋润笔端的干涩,用幻觉和臆想填补生命质地的稀薄;倔犟地想用几个简单的音节,覆盖世间的土地与潮汐,把夜空中澎湃的焰火,想象成一场自我的葬礼,癫狂,战栗、窃喜,哀鸣。。。。。。下笔重如泰


状态提示:第三十八章 独白--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