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都市现代>民国草根>第三百五十一章 友人(qks

“我真不是有意的啊,您看这样,您这趟的车钱我不要的啦。”

“只求客人不要生气,可万万莫要去车行告我去才好。”

说完,这车夫竟是想要当场跪下,吓的邵年时赶紧一扶,就将人又给拉了起来。

得了,经着这么一打断是什么氛围都没有了啊。

本也是他自己没仔细,他又不是什么金贵人,何苦去为难这些个车夫呢?

想到这里的邵年时反倒是拍了拍这车夫的肩膀,对着对方说到:“没事儿,连皮都没擦到呢。”

“至于车钱,小山,一并给人付了。”

“做买卖的就要讲究一个你买我卖,你将我拉到了地儿,我就应该给你钱。”

说完,邵年时就冲身后的小山又喊了一句:“付钱!”

完了也就不管这车夫是怎么样的鞠躬致谢的,将车上的初雪领下来,直接就往那大上海百货公司的所在而去了。

自己这摔的也算是巧了,若是遇见合适的,买上一件,替换一番即可。

大概是初雪也抱着同样的心思,二人进得百货公司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直奔着二层的男装部而去。

因着今日出门的行头,洋装西服什么的也就不多去看,他们只是往几家有成衣的老字号的牌子下转转,寻一款邵年时穿着合体的就成。

二人难得有这么一个共处的时候,故而逛街也成为了小小的乐趣。

只可惜今天晚上着实不像是一个出行的好日子,他们刚才试了一身合适的长衫出来,就听到侧方有一惊喜的声音响起。

“年时!是你吗?邵年时?”

邵年时与初雪一齐转头,果真就瞧见了一个熟人。

只是这臧克加如何出现在上海,自那次中学毕业考试见过一面了之后,他们两个人就再没相见的机会。

可是当初邵年时明明记得这位本家叔叔也搬到了济城的臧克加是想要读山东师范的。

现在却在上海出现,难道说是趁着未曾开课的时候出来游学?

大概是知晓邵年时与初雪在惊诧什么。

从侧面跑过来的臧克加到二人的面前停好,就说起了自己来此的缘由。

想当初臧克加因为对于文学的热爱,十分积极的参加了许多个与文学有关的诗社。

这其中有不少都与北方的文化圈相通的。

臧克加本就文思斐然,不过多久就用自己扎实又富有情感的诗词,在这个圈内打出了小小的名声。

因为他的诗词充满了对于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并既具有新时代青年的进取精神。

自然就入了一批极为特殊的作家的眼。

这批作家名为《语丝》作家群。

他们都有着同样尖锐的思想理念,有着悍不畏死的战斗精神,性格坚毅,理念坚定,都是认为笔杆子一样当武器的战斗型文人。

有人将臧克加引入到他们的圈子之中,以带学生的态度来认真对待。

经过一个个热心的先生指点,臧克加的文风逐渐的成熟了起来。

在臧克加在《语丝》《济城时报》以及《北方周刊》上刊登了好几篇诗词了之后,大家伙就怀着包容的心,将其纳入到了这个先进的群体之中。

对于这些先生的提携,臧克加是万分的感谢。

他将这些人当成最尊敬的老师去尊敬。

自然先生们所说的话,他也是十分的信服的。

先生说,我们大概要就此分离了。

那他臧克加就问,自己要跟着哪位先生继续学习。

听到这里,这群先生们却是笑了,有些先生写信时还戏谑的多问一句:“你这个娃娃,为何不问我们为何要南下或是北进?”

臧克加回的却是简单:“我还年轻,不曾看到一个整体的形势。”

“但是先生们懂得比我多,看的比我远,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总是比我更有经验的。”

“我只要听先生的建议,无论是跟着那位先生南下或是北上,到最后总是能学习更多的知识的。”

见到臧克加如此回应,这些个作者群内的人纷纷感叹:“这才是埋头学问的人应该有的样子。”

“年轻人,多学一些总是好的。”

“以后有的是时间看的更高更远。”

“不过我们当中也只有几个身处在济城的人才会从中迁移。”

“因为现在的山东的大环境,可不比从前了。”

“张宗昌上台,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流氓,他对于文化人没有最基本的尊敬,从他平常的所作所为上来看,他还有着非一般的自信心以及极其扭曲的嫉恨之感。”

“所以,我们这些人若是还想着保证自己的言论是自由的,笔下书写的东西是真我的,那必然是要从张宗昌的地盘之中迁出去的。”

“待到我们到了环境更为松弛的城市了之后,我们就会恢复原本的通信,《语丝》作家圈子不会因为我们所住的地方发生了改变而有任何的变化。”

“臧克加啊,听老师的话,若是你想要选择北上,就跟着鲁先生一起动身。”

“可是我们对于你的建议却是,跟着孙福元先生,或是俞秀松先生一起,坐船南下。”

“他们二人分别得了中山大学与厦门大学两所高等大学的邀请函。”

“无论你跟着他们二人中的任何一位,都能学到不少的东西的。”

“看,这就是我为什么会在上海的原因了。”

“我跟着孙先生一起动身,从恢复了秩序的青城坐船来了上海


状态提示:第三百五十一章 友人(qks--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