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都市现代>大秦第一后:帝凰还巢>013.水淹大梁城
人追之捧之的日子变成事事要察言观色的生活,她自然也就多了几分委屈抱怨。不过,动不动那自己孩子撒气,这倒是我瞧不惯的了,芈青萝不就是最好的验证。

不过,这胡良人虽然有些不讨喜,可公子胡亥却生得极为水灵。这孩子年岁尚小,可说出来的话儿却每每都是蘸了糖一样腻人,从那稚气未脱的孩子嘴里说出来这样的话,总是分外有趣的。

阿政也十分喜欢公子胡亥,他本也不是这宫里最小的,只是说来也巧,胡亥之后的几位公子,都没能在宫里养活。多是不过半岁就夭折了的孩儿,怪可怜见的。唯独胡亥,虽然也是个体弱多病的,可到底勉勉强强的也撑过来了。于是,他成了咸阳宫里的满儿,同满女一样是最受阿政宠爱的。

才回了咸阳宫不过两日,却又有一诏喜讯传来,原,是王贲攻魏有了结果。大梁城,易守难攻,王贲苦守多时却不得破城之道。也不知这王贲是哪儿来的突发奇想,那一日,竟不惜大动奴役,引了汴河的水去灌大梁的城墙。那城墙被泡得久了,土质松垮,大雨滂沱过后,城墙颓圮破败无数。待王贲瞅准了时机要攻大梁城,梁王许是心知城池不保,索性大开城门投降了。魏之城土,自此全归于大秦的麾下。

这一举措虽废了不少劳力奴役,却也未染得满城血雨腥风,未尝不是个好的结局。阿政听闻这一宗妙计时,不由得拍掌大喜,连叹妙哉!水淹大梁城,城墙尽垮,不废一兵一卒的就将魏国的领土尽纳囊中,如何不妙?就连我听精卫复述起此事时,亦是心内一阵澎湃的。

秦之威,已然让他国不战自败!常言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如今且不论他国势大与小,但若他们联手抗秦,秦诚然是无法这么快的囊括三国领土的。可如今莫论他们的实力了,不战自败,因为他们已经开始怯于虎狼之师的雄风,余下三国,魏国不战自降之后,还能撑多久呢?

魏王投降,此举虽引得大梁城内公族愤懑不满,可王贲出马,将那些不愿投诚的公族杀了几个之后,反驳之声再无星点。阿政亦赦免了魏王的死罪,且欢喜的将魏之领土尽数收下了。

魏国投降之后,阿政的下一步棋,就是要往楚国发兵了。我担忧的是昌平君,阿政前年将昌平君谪回了郢城,昌平君被罢相之后,本就不满多时,今时今日将他谪回楚国,他对大秦又这样了解,只怕回了楚之后,也是个不会安分守己的。到底,他亦算得上是知己知彼了。

楚国,楚国,祖母啊祖母,你可曾想到,你去了不过五年,你的乖孙儿就要攻楚了。如此迅猛犹如雷霆之势,是你不曾料到的罢?是啊,我都不曾料到呢。

我回华阳宫又走了一趟,照例去看看我那怏怏的女儿,华阳公主嬴元曼。这华阳之号,庇佑了她这么多年,让她无忧无虑的成长了这么多年,可到底没能在感情一事上帮衬到她半分。

她总还是那样无精打采的模样,殿内摆着那盆已经枯死、叶子都掉了的枯树,仿佛她的心也随那枯树一同死了一般。而那枯树的旁边,一株小小的同那死去的树一样叶子的小灌木却长势喜人,不知这一盆,又是她从哪儿弄来的。这是黄杨树,精卫告诉我的,在咸阳并不少见。

陪她靡靡了半日,从华阳宫出来时,余光瞥过之处,忽而觉得拐角有个人长得十分面熟!可不待我追上前,那人却飞速往墙后一闪,一瘸一拐的没入人潮中……

若我没看错,那是钱桀!


状态提示:013.水淹大梁城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