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年间,又有人向皇上建议禁止私盐。我当时在三司,访求太祖、仁宗的手书敕令没有见到,然而人人能传诵那些话,禁止私盐的建议也最终被搁置。官政二中,船闸篇的原文为,淮南漕渠,筑埭以畜水,不知始于何时,旧传召伯埭谢公所为。按李翱《来南录》,唐时犹是流水,不应谢公时已作此埭。天圣中,监真州排岸司右侍禁陶鉴始议为复闸节水,以省舟船过埭之劳。是时工部郎中方仲荀、文思使张纶为发运使、副,表行之,始为真州闸。岁省冗卒五百人、杂费百二十五万。运舟旧法,舟载米不过三百石。闸成,始为四百石船。其后所载浸多,官船至七百石;私船受米八百余囊,囊二石。自后,北神、召伯、龙舟、茱萸诸埭,相次废革,至今为利。余元丰中过真州,江亭后粪壤中见一卧石,乃胡武平为《水闸记》,略叙其事,而不甚详具。淮南,是指宋代设有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的意思,即今江苏、安徽的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漕渠,是指可作漕运用的渠道。一说这里指邗沟,即江苏淮安至仪征的一段古运河。埭(dai),为坝的意思。召(shao)伯埭,是指在今江苏扬州邵伯镇。谢公,即谢安,东晋时任宰相。李翱,为一个人名名,字习之,是唐时的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等职。天圣,是指宋仁宗赵祯的年号。排岸司,为掌管河渠水利的官员。工部,是指封建时代中央官制六部之一,掌管营造工程。郎中,是指汉代以后,中央六部都设司,各司思使,是指掌管文思院的官员。宋代置文思院,掌管手工艺制造。冗,是指多余的士卒。石(dan),为古代的计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浸,为渐渐的意思。囊,是指袋的意思。囊二石,在每袋装两石的意思。相次废革,是指先后废弃不用了的意思。粪壤,这里指污泥。粪,为秽土,污泥的意思。胡武平,即胡宿,字武平,曾任扬子尉、知湖州、枢密副使、太子少师等。全篇文章翻译过来,是说,淮南的漕运水道,采用修筑水坝来蓄水的办法,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传说召伯埭是东晋时谢安所修筑的。但是查阅李翱《来南录》的有关记载可知,唐朝时召伯埭那儿还是畅通的河流,因此不可能在谢安时就修筑起了这座水坝。宋仁宗天圣年间,监管真州的排岸司右侍禁陶鉴才开始提议修建复闸来调节水位落差,以解决船只通过水坝的困难。当时工部郎中方仲荀和文思使张纶担任正、副发运使,上表请求朝廷推广这种做法,于是才修建了真州复闸。每年可节省五百名差役、一百二十五万杂费。按照老的船运方法,每条船装米不超过三百石。。。”


状态提示:第748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