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徐铉善于小篆书法,对着日光看他的小篆作品,笔画的中心都有一缕浓墨,恰在笔画的正中。至于笔画的曲折之处,这缕浓墨也在正中,没有偏侧到笔画两边的。这是由于笔锋直行,既不倒退,也不偏斜,所以法正宗的运笔法度。徐铉曾自称我到晚年才摸索出竵匾之法。凡是小篆,一般喜欢瘦而长;折衷使用歪、扁的运笔法度,非具有老到经验的书法家不能做到。吴道子画圆光篇的原文为,《名画录》,吴道子尝画佛,留其圆光,当大会中,对万众举手一挥,圆中运规,观者莫不惊呼。画家为之自有法,但以肩倚壁,尽臂挥之,自然中规。其笔画之粗细,则以一指拒壁以为准,自然均匀。此无足奇。道子妙处,不在于此,徒惊俗眼耳。《名画录》,为五代张僧繇着。吴道子,是唐代着名画家,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唐玄宗时任内教博士,改名道玄,世称画圣,其绘画技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擅长画佛教和道教人物。运规,为转动圆规的意思。运,是指转动的意思。倚壁,为靠近墙壁的意思。倚,在古汉语中有一个义项就是靠近,如李白诗《明堂赋》岌嵩喷伊,倚日薄月中的倚。拒壁,是指抵住墙壁的意思。文中是指画线条时,伸出一个手指抵住墙壁来固定画笔与墙壁的距离,从而画出粗细相等的线条。全篇文章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说,《名画录》里说:吴道子曾经绘制佛像,留下一佛像,留下一圈佛光不画,等到举行盛典的时候,当着成千上万人的面,举起手来一挥而就,佛光圆得就像用圆规所画一般,众人无不惊叹。”画家绘制圆形自有办法,只要将肩头靠近墙壁,尽量伸长臂膀挥手画圆,所画的圆自然像用圆规画出的一样。画家控制笔画粗细的方法,就是由握笔之手的一个手指抵住墙壁作为保持距离的标准,画出的线条自然粗细均匀。这些都不足为奇。吴道子绘画的高妙之处并不在于这些地方,只不过令俗人之眼感到惊异罢了。晋宋人墨迹篇的原文为,晋、宋人墨迹,多是吊丧问疾书简。唐贞观中,购求前世墨迹甚严,非吊丧问疾书迹,皆入内府。士大夫家所存,皆当日朝廷所不取者,所以流传至今。全篇文章翻译过来是说,现存的两晋及刘宋时人物的书法真迹,大都是吊丧问疾的书信之类。唐代贞观年间,搜访购求前世书法真迹的措施非常严格,只要不是吊丧问疾的书信之类,全都入于皇宫的内府。如今士大夫家所收藏的,都是当时朝廷所不收的,所以能够流传到现在。徐熙与黄筌篇的原文为,国初,江南布衣徐熙、伪蜀翰林待诏黄筌,皆以善画着名,尤长于画花竹。。。。。。。。”


状态提示:第773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