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都市现代>最强都市相师>第三百九十章 千年真相

在公仪卿与静莲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话之时,姜木已经找到了打开屋子的机关。这里所有的开启机关好像都是一样的,每一个凹槽都必须用金刚杵才能打开。/p

姜木看着这个机关陷入了深思,金刚杵是佛门中人使用的法器,为什么在高阳公主的墓中一而再的能开启机关?难道金刚杵是辩机生前的法器,他死后高阳公主将其留在身边?/p

这个推理好像能说通,但又好像说不通。因为袁守诚说过,自己有朝一日能遇见金刚杵的原主人。这原主人应该是辩机才对,可现在他们将要看见的却是高阳公主啊。/p

“你愣什么呢,快点打开呀。”静莲见他一直发愣,心急的催促道。/p

“哦”姜木回神,将金刚杵插入凹槽,按照先前的方法转动。/p

一声轻响,屋门弹开,只听有滑轮的转动声响起,接着就见一张玉床缓缓自动滑出。站在屋前的姜木赶紧给玉床让道,让其毫无阻拦的完全从屋里滑出。/p

玉床停止滑动,四双眼睛齐刷刷的看着玉床上的古代女子。她身着华丽的衣饰,头戴昂贵的发簪,纤纤玉手依旧白皙,甚至在玉色的映衬下显的近乎透明。这是一具一点儿也没有丧失水分的女尸。/p

“姜木,你把她脸上的面纱掀开。”静莲指了指掩盖住女子面容的面纱说道。/p

“你怎么不掀,你离这么近。”姜木比了比两人之间的距离说道。/p

静莲连忙跳远了几步,也伸手比了比:“现在你比我离的近了吧。”/p

“……”姜木嘴角一抽,无言以对,只好走上前捏起面纱的一角,原想一点点的掀开,最后想了想还是一把快速的掀掉了面纱。/p

面纱掀开的那一刹那,静莲嗖的又跳回来,看到女子的五官时咦了一声:“怎么不是高阳公主。”/p

“难道我们之前的猜测都错了吗?”公仪卿凝眉看着女子的面容。/p

姜木倒抽了一口凉气,这的确不是高阳公主,可这是高阳公主身边的侍女,第一个墓室里那名磨砚侍女,那名跟谨言很像的侍女。/p

那尊磨砚侍女的雕像与谨言只算八分相似,可这个躺在玉床上的女子,却是跟谨言十足十的相似,简直就是同一个人,双胞胎都不会有两人这么像的样貌。/p

唐易并没有像三人一样观察女子的容貌,而是仔细寻找玉床上有没有赤血灵芝。只是他将玉床找了个遍,也没有看到赤血灵芝的影子,反而找到了一卷卷轴。/p

唐易很失望,不过好在已经习惯了这种失望的感觉。赤血灵芝万墓无一,能找到的机率本身就很小。这个墓没有就找下一个墓,下一个墓没有就找下下个墓,反正只要他活着,就会一直寻找下去,直到找到为止。/p

“这里有个卷轴,我不认识古文,你们谁认识?”唐易打开看了一眼,发现全是古文,于是问道三人。/p

“我认识一些。”/p

“给我吧。”/p

公仪卿和姜木异口同声,姜木是因为黄帝龙首经看多了,多少认识一点。公仪卿则是曾经钻研过这一块,也认识一些。/p

两个人都认识,给谁都行。不过唐易只认姜木,就越过公仪卿把卷轴给了姜木。/p

姜木一手接过卷轴,一手把公仪卿拉到身边:“一起看,我认识的字有限。”/p

公仪卿也没跟唐易计较,嗯了声与姜木一起翻译卷轴上的古文记载。/p

卷轴上蝇头大小的小纂一字一字跳入眼帘,静莲心急的问道:“都写了什么,你们别光自己看,也给我们念念啊。”/p

公仪卿点点头,以第三者的口吻叙述起卷轴上记录的故事。/p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在她十五岁的时候,李世民就精心挑选了宰相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为驸马。不过房遗爱虽是宰相之子,却一点也不合高阳公主的胃口。/p

不满婚姻和驸马的高阳公主,唯一的消遣就是纵马郊外,游山玩水。在一次出猎的途中,豆蔻年华的高阳公主遇到了文雅俊秀的辩机。这位温文尔雅,满腹经纶的和尚使得高阳对其一见钟情。/p

高阳公主命身边侍女去打听辩机的情况,知道了辩机只是会昌寺一名普通的受戒和尚。之后高阳便以送佛会由经常出没会昌寺,渐渐与辩机熟悉起来。高阳不止一次对辩机表露过爱慕的心声,但一次次都被辩机拒绝。/p

纵使如此,高阳还是时常来会昌寺看望辩机。有时也会在会昌寺小住几日,每日两人便会一同诵经念佛,就如壁画上所描摹的情景一样。红袖添香,举案齐眉。/p

那时的高阳想着即便不能做成夫妻,这样长相厮守一辈子也是很好的。然而世事难料,偏偏西游多年的唐玄奘带着天竺经书回朝。李世民为普及天竺经书,发扬佛法。特意举办了一场选拔译经人的考核。/p

辩机也代表会昌寺参加了考核,并与公元645年被选中,成为九名译经僧人中最年轻的一个。作为译经人,辩机将要去弘福寺长住。这就代表在译经工作结束前,高阳都见不到辩机了。/p

临别的时候,高阳将自己的玉枕送给辩机,让他带在身边留作思念。也恰是这个玉枕断送了辩机年轻的生命。/p

唐贞观末年,在长安街上抓住一名小偷。这件事虽微不足道,但所缴获的赃物却非同一般,那是一个镶金饰银的豪华玉枕,绝非一般人所用之物。经过严厉的审问,小偷招供,玉枕乃从弘福寺


状态提示:第三百九十章 千年真相--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