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还是相对平和的。

就是有心人一算,兜兜转转的,东宫还是最大赢家啊。当然,东宫在此事上一直很谨慎的,表面上的最大赢家是户部尚书林大人。

林如海自己加衔海贸总督衔先不谈,反正是个虚衔,海贸御史贺文实原本是个不群不党的人,但是经此一事之后,贺文实就算不会成为林如海的嫡系亲信,也肯定偏向林如海了啊。

贺文实才学不用说,就是性格吧,有些清高正直,不善钻营。他当年考中进士的时候还不足三十,又顺利的入了翰林,也是难得的青年才俊。若他是个肯钻营的,也不至于在翰林院耽搁那么多年,才做到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读。

贺文实时来运转就是被林如海借入户部开始,关键是林如海自任户部尚书以来,那叫一个行得端坐得正啊;和贺文实以前接触那些不拿好处就阻碍他升迁的人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仅凭这一点,贺文实日后的偏向不言而喻。

这就是一个全靠同行衬托的故事。

贺文实是海贸衙门目前的最高执行官员,而地方上,现在试点州府是松江府,新任松江府知府是柳征。

原本,柳征算是理国公旁支,也算不得林如海一系的。但是你再细看林家收养了柳征好友苏寒山的女儿,再看看林家现在和柳征嫡亲兄弟柳行走得多亲近。

这次海贸的事,林如海表面上两袖清风,实际上的隐形收益都叫小钟妃和九皇子眼红。

林如海现在已经习惯了把朝堂上的大事都跟黛玉说一说,散朝回来,就间今日主要的事跟黛玉说了。黛玉听了,只淡淡的道:“等海贸专营的事步入正轨,兴建水师便要提上日程了。”

就是后世,海上贸易还需要海军护航呢,更何况在古代。尤其海贸纳入朝廷专营之后,以后的海外贸易往来,很多时候商队代表不仅仅是商队,也是一个国家。这个时候,必须要有强悍的军队维护朝廷尊严。

林如海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兵权上,东宫并无优势。于是林如海道:“兴建水师上,且有得争呢,毕竟文武殊途,在武官系统,到底是长康宫占优势。”

黛玉浅笑一下,道:“此一时彼一时,从圣上属意海贸衙门单列于中书省下来看,圣上也应当更属意水师单列。承恩公系如今掌握了大部分陆上边疆要塞的守军,水师乃是朝廷海防守军,圣上全交给承恩公一系的可能性反而小。现在除了承恩公一系被小钟妃绑上了贼船,其他文臣武将,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跟着九皇子冒险了。九皇子可以上奏折让海贸单列于户部之外,难道彼时敬舅舅就不能上奏折让水师单列?”贾敬可是武官系统的。

其实自从斗倒了甄应嘉,许多摇摆不定的官员都收敛了,现在太子一系在海贸专营上又得足了实惠,摇摆不定的官员只会更少。

林如海笑道:“倒也是玉儿说的这个道理,不过现在海贸专营还在试点运行,操练水师的事,暂时也急不到此刻来,为父先留意着便是了。”

海贸试行的圣旨下来,也有许多事要忙。譬如海贸衙门暂时用的工部旧址作为办差地点。但是朝廷这么重视这个新衙门,总要另建像样的衙门的,这个不必林如海操心,自有工部去办。

另外,既然贺文实点了巡海御史,松江府又是海贸专营的试点州府,贺文实便要择日南下,到松江主持海贸工作。柳征升任松江知府的文书也由吏部官员同行送出。

说来,朝上的事不少,但是和林家干系都不算太大。黛玉和两位姐姐每日上午上课,下午苏岚和英莲则打理中馈,黛玉则锻炼身体,偷闲看书等。

苏岚和英莲打趣黛玉越发懒了,黛玉反笑道,家中诸事有姐姐,自己最小,合该自己松快。又说等明儿开了春,要学骑射。

苏岚和英莲都笑黛玉异想天开,贾敏却笑道:“我年轻时候就学过,还去过围场,不过那时候许多武将之家的女孩子都学的,和读书人家规矩不同,就是不知道你们父亲准不准。”

一家正说笑,传话婆子回话说,薛姑娘来信了。贾敏是不大喜欢宝钗的,不过信是给黛玉的,贾敏也没拦着。

薛家婆子现在可是恭敬多了,再没之前的倨傲,甚至带着几分谦卑。

黛玉估摸着薛家也该近日有消息了,接过展信看了,无非是宝钗先是问候了林家姐妹一番,又说上回来林家做了客,这回想自己做东,回请林家姐妹。

黛玉将信递给贾敏,又道:“母亲,我去写回信了。”贾敏点头。

没过多久,黛玉便带着封好的信来了,递给薛家婆子说:“薛姑娘客气了,我们姐妹新聘了先生,每日皆要上学,便不去府上叨扰了。你将此信交给薛姑娘,她自明白。”

薛家婆子自然想请尚书府的姑娘到自家玩,但是想想如今家中的境况,也不敢奢求。恭敬接了信,便告辞了。

贾敏听黛玉婉拒了薛家的邀请,虽然不知道回信中写了什么,也放下心来。

作为国公府出身的贵族,贾敏自然是不愿意自家姑娘和商户女有过多来往的。

至于黛玉写的回信是什么,是给薛家指的明路。这又牵扯到一段前不久发生的事。

薛家这些日子过得颇是艰难。皇商之家,之所以投到京城,也就因为京中有两门显赫的亲戚。结果先是王氏和离,再是王子腾落马,而且这两人接连下狱。薛家现在就一块失了庇护的肥肉,


状态提示:第六十三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