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的评价了一句:“长康宫彻底慌了,昏招跌出。现在可以谏言全国发告示,招募见过一僧一道的人证。”

是啊,这一僧一道闹出那么大动静,不过是占了长得又脏又丑,无人细看的便宜,但是他们在全国各地都曾现身,总有几个眼尖的百姓能认出他们来,若是各地百姓认出的僧道长得不一样,谣言不攻自破。

不过没过几日,民间又传出了关于一僧一道现身的消息。说是太子殿下第七子司徒卓也是神仙下凡,乃是神瑛侍者,当初给绛珠仙子灌溉过甘露。

这一下,关于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的事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不是说两位神仙都被松江知府捉拿押解进京了么?别是捉拿那对是假的吧,真正的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依旧仙踪难觅,有了机缘才现身呢。

黛玉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十分震惊。书上的神瑛侍者众说纷纭,有说是贾宝玉的,也有说神瑛侍者是甄宝玉,贾宝玉只是补天石的?怎么这回变了司徒卓?后来司徒卓借着向林如海请教学问来林家的时候,两人一想到此事就忍不住面面相觑。

黛玉叹了一口气道:“小王爷终究被拉下了水。”

司徒卓倒是觉得无所谓:“小钟妃虽然有几分聪明,到底不能与姑娘相争。姑娘既有了破局之法,我便借姑娘破局的东风摆脱这个名声就是了。”

黛玉摇了摇头:“小王爷与我不同,我是女子,你不但是男子,还出身东宫。”

黛玉话只说一半,言下之意司徒卓自然明白,司徒卓倒是很洒脱:“瑞王兄是个明白人,应当不至于在这上头纠结。”黛玉便没说什么了。

一僧一道再次现身短暂的引起了新的舆论风波,不过随着泉州知府冯景也称捉拿了招摇撞骗、蛊惑民心的江湖术士,已经押解入京了,这种舆论陷入了另一种乱局。这相当于提醒了世人,一僧一道不止一对。但凡聪明人,也都能想到多僧多道,可以造成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有飞天遁地、缩地成寸之能的假象了。

太宗皇帝知道后,勃然大怒,下令全国范围内捉拿妖僧妖道,同时,林如海的谏言被采信,发告示让各地官府招募见过一僧一道本人的百姓,入京作证。

这还不算,司徒卓那边传来消息说,已经查到北静王府参与传谣的证据。然后,瑞郡王就将此事直接告到了御前。

当越来越多的僧道被押解入京,而且还有见过僧道的证人陆续抵京后,长康宫知道大势已去了。

小钟妃满脸狠厉,道:“这不可能,这一切不像是柳征偶然发现僧道有蹊跷,捉拿的人。”

九皇子道:“母妃的意思是?”

小钟妃原本是长得极美的,此刻却容色憔悴,双眼通红,瞧着有几分疯狂,只听小钟妃道:“我们中计了,林黛玉、林黛玉是妖孽,她早就知道,早就知道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的秘密。”

九皇子一听,也恍然大悟。如此一来,这件事前前后后许多巧合也说得通了。但凡和林家亲厚的官员所辖的地方,虽也有僧道出没,但是却好几个月联系不到那些僧道;为何在自己一方觉得胜券在握的时候,突然柳征拆穿了僧道的谎言。

不,谎言早就被拆穿了,甚至松江、泉州、粤海那几个地方,官府根本就守株待兔,等着僧道自投罗网。至于后来还在这些地方活动的僧道,极有可能是柳征、冯景和史鼎等人派人假扮的。

假僧道换假僧道。百姓都是靠着癞头、跛足、邋遢认人。就算当地活动的假僧道被人偷梁换柱,一样可以制造神仙出没的假象,而且长康宫也不会知道。

这一次,小钟妃和九皇子确实猜到了真相,但是一切都太晚了。

“母妃,我们败了!水澜,水澜那个妖女误了我们!”九皇子咬牙切齿。

小钟妃却笑了起来,道:“不,水澜说的都是真的,水澜说皇儿你会君临天下。水澜说的所有天灾人祸都是真的,你得登大宝也一定是真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皇儿你快走!”

小钟妃虽然陷入了一种癫狂的状态,但是还有一丝清醒,一个后妃一个亲王,弄出这么大的弥天大谎,而且妄图用鬼神之说影响朝廷决策,这就是谋逆大罪了。

九皇子道:“现在父皇正在气头上,我若走了,不是不打自招了么?”

小钟妃笑得有些癫狂,然后又笑出了眼泪,道:“现在多少我们放出去的僧道已经被抓了,你再是镇定,能瞒得过你父皇么?皇儿,你必须走。我已经给你和陈氏准备了替身,这些时日他们会假扮你们留在王府。你和陈氏只要到了北疆,北疆候不会不管你们的。”

北疆候是被小钟妃捆在同一条船上捆得极紧的人,若是陈氏以谋逆论处,北疆候也落不到好下场。

母子两个正说着呢,外面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若是以前,小钟妃是最爱听到这几个字的,在后宫里,这四个字意味着圣宠。但是此刻,小钟妃听到内侍口中高呼‘皇上驾到’四字,吓得整个人都呆滞住了。

太宗皇帝都没等长康宫的宫人通禀,就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扬手就给了小钟妃一个耳光,道:“朕以前怜你年纪轻轻入宫,以为你真心帮衬太子,一向待你不薄。没想到你狼子野心,竟然杜撰弥天大谎妄图左右朕!朕这次若是被你诓骗过去,日后你是否就要用那套神仙之说一步步控制朕,将来史书工笔,朕是否要落得昏君下场!”


状态提示:第九十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