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南明北归>第一百八十章 顾炎武

顾绛说出了“天子”二字,满座皆惊,唯有徐枫面带微笑,与他相视。

顾绛不由也起了好奇之心,问道:“徐大人不觉惊讶吗?”

徐枫双目灵光一闪,扬眉笑道:“自古批鳞者多有,不足为奇。顾先生但讲无妨。”

批鳞是批评皇帝的委婉说法。徐枫穿越以来,说话做派也越来越像古人了。

听到徐枫的话,在场诸人除了顾绛以外纷纷侧头过去瞧他。大家神色各异,但目光中都透着那么点诧异和迷茫。彩儿也是微皱秀眉,向徐枫投去担忧的神色。

但徐枫不为所动,只是静静地望着顾绛。二人四目相视,竟然彼此笑了。

顾绛越笑越是大声,不禁摇头叹道:“世人都说徐大人乃是当世怪杰,今日一见,果然古怪得紧。”

听到这话,徐枫也觉兴趣盎然。他含着微笑,将身子向后面的靠背上轻轻一依,抱臂在胸,问:“我如何怪法?”

顾绛道:“鄙人不才,先前就听说过徐大人的事迹。大人在苏州做数目字改革,还让当地百姓改种棉花和桑苗。此种变法更古未见。大人之才、之识都令鄙人敬佩。”

徐枫也长叹一声,说:“只是改革未久,苏杭皆已沦于满清胡虏之手。之前的改革效果一笔勾销了。”

顾绛笑道:“并不都会勾销。因为大人要在苏州改种棉花,湖广一带的农户以为有利可图,便又大力地开垦荒地,收拢流民来耕种。今年秋收,湖广定然富足殷实。所以现在民间已有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了。”

徐枫闻言一怔,急忙将身子坐直,惊讶地问道:“是这样吗?”

顾绛点了点头,说:“正是如此。此事虽不出自大人本意,但却也实实在在的惠国惠民。至于大人的数目字改革,若是在云南推广,想必也定会成功。而我顾绛甘愿为变法的马前卒。”

顾绛说完深深一拜,腰身折成了九十度,极为恭顺。徐枫看在眼里,不禁是热血沸腾。

若不是碍于身份和场合,他真想过去紧紧握住顾绛的手,说一句“相见恨晚”。

“顾先生就有十足的把握,能通过此番面试?”孙可望不冷不热地问了一句。

顾绛也冲孙可望微微鞠躬,说:“若秦王和徐大人都是愿我大明富强,相信定会让在下通过面试。”

“哼!”孙可望不屑地一撇嘴,说:“刚才徐大人问你我朝利弊得失,你却将大明今日的危局全推到了万岁头上。如此谤君狂悖之言,不治你重罪已是天大的慈悲,你还想做官?”

孙可望这话说得义正辞严,就连徐枫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反驳。

彩儿在一旁瞧着,心里满是鄙夷。但她毕竟只是个侍女,无权反驳,也只得将嗔怨地眼神收起,紧紧咬着嘴唇。

其实,孙可望自己也不知为何要难为顾绛。似乎是为了难为他而难为他。

徐枫沉吟了半晌,才又对孙可望好言安抚:“秦王暂熄雷霆之怒。咱们且听他怎么说。”

顾绛又是一拜,说:“在下也是大明子民,绝无谤君的心思。在下也只是凭心而论,略述己见。”

徐枫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下头,算是默许他讲话了。

顾绛便说道:“在下纵览我中国两千年帝王史,国祚绵长者,也不过区区三百年;国祚短促者,竟无百年之运。诸位王爷、大人,以为是何故?”

沐天波轻声一叹,道:“一朝开国时往往众志成城,君贤臣直;而到了末年,却是君庸臣奸。天下如何得保?”

“黔国公所言甚是。”顾绛重重地一点头,接着说:“我大明如今正到了君庸臣奸之时。若是坐视不理,江山倾覆,绝非不可能。”

“那依先生之见,该如何治理。”不知不觉间,徐枫的面色也整肃了起来。

顾绛向前迈了一步,说:“只有一法,以众治代替独治。”

“何为众,何为独?”徐枫追问。

“天下万民曰众,君主一人曰独。”顾绛回答。

孙可望、李定国和沐天波都听得一头雾水。他们彼此之间互相瞅了瞅,见到对方也是一脸茫然的神色,这才确信顾绛所言确实是惊世骇俗,闻所未闻。

但徐枫却是面露喜色,身子还不自觉地向前倾了倾,继续追问:“再说详细点。”

顾绛尴尬地笑了笑,拱手说道:“惭愧,在下只是有这样一个粗浅的想法。至于如何众治,还得细细思量。但在下以为,这个思路是没有错的。”

“那就说说你的思路。”徐枫饶有兴致地说。

顾绛略一沉思,说:“在下出身乡野,见过一些乡民修渠的工程。这些水渠是乡民们出资挖掘的,所以钱款的用途和结余都十分地用心。因此极少发生贪墨。这便是众治。而若天下只是一家一姓之私产。那天下大治时,君主可肆意挥霍民脂民膏;而天下大乱时,万民麻木,皆不肯为君主和朝廷赴死。”

饶是沐天波修养好,此时也已目露怒色,立即反驳道:“乡民修渠怎能与君主治国相提并论?”

顾绛倒是不急不躁,含笑解释:“古语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修渠也好,治国也好,皆由人为,虽有大小之异,却无实质差别。”

沐天波有些尴尬,但仍是不肯认输,说道:“天下是先祖开创,自然也该归先祖所有。此间道理,自古皆然。顾先生难道要逆祖宗之法而行吗?”

“先祖创业是实,但万民在此繁衍生息,却与先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章 顾炎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