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青春校园>三国志廖化新传>第171章 诱饵行动
得在敌军的围攻下,保存实力。

陈邵安营扎寨的位置,与兴山城保持了安全距离,同时,远离了河道。

这样做,至少可以确保汉军不会遭遇敌军的投石攻击,而且,也避开了江东军最擅长的水军。

陈邵的行军,让两军的冲突提前爆发,战局的走向,也变得清晰了起来。

如果汉军抢先一步击破江东军东岸大营,那么,诱饵战术就成功了。

如果江东军先一步击破陈邵的营地,击溃了汉军,那么,汉军的兵力会受损,士气也会动摇。

战事进展与廖化预料的相同。

诱饵行动开始后,孙桓改变了战法,兴山战场的江东军迅速出动,城里城外的敌兵分进合击,包围了陈邵的临时营地。

为了避免汉军撤退,江东军甚至通过水路调兵。

江东军水军到达东岸大营后,增强了江东军的前线兵力。

江东军气势汹汹,廖化却并不担心。

根据廖化和陈邵两人的战前谋划与战争准备,不出意外,陈邵可以凭借自己的兵力,至少坚守三天。

三天之后,江东军士卒疲惫,士气动摇,攻势后继乏力。

养精蓄锐的汉军将会在廖化和关平的带领下,杀奔东岸大营,一鼓作气攻破敌军营地。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陈邵带兵安营扎寨的当天下午,熊山粮草大营的军需官,急匆匆的来到前线,找到廖化,进行请罪。

根据军需官的自述,由于工作失误,以及军令的紧急,在调拨物资的时候,军需官没有仔细检查。

陈邵随军携带的一批粮袋里,很少一部分是粮食,更多的粮袋,都装满了阻挡山洪,以及,防潮用的沙土。

前线汉军水源充足,但是,没有粮食的补充,那这支队伍很快就会崩溃了。

根据军需官的判断,陈邵部在战场上坚持的时间,不可能超过一天。

军需官向廖化求饶的同时,希望立功赎罪,主动要求前往陈邵的营地,告知守兵真相。

廖化责骂了军需官,表示会在战后对失职行为进行惩处。

这种时候,惩罚解决不了问题,真相,也没有办法填饱肚子。

廖化严令军需官重返粮草大营,调拨一批粮食。

由于军需官的失误,汉军陷入被动。

按照廖化两人的战前部署,汉军搭建临时营地之后,为了增强营地的防御力,会泼水成冰,加固寨墙。

汉军仅仅用了一夜,就成功搭起临时营地,寒冷的天气必然帮了大忙。

将士们仓皇撤军,江东军有了准备,汉军将无法再次采取诱饵战术。

再说了,现在撤军的风险很大。

不论陈邵有没有意识到粮食问题,敌前撤离,稍有不慎,汉军将会全军覆没。

所以,摆在廖化面前的选择,也只有抢先一步击破东岸大营,或者,给陈邵输送足额的粮食。

与一天之内攻下东岸营地做比较,增援粮食的可行性更大一些。

粮食已经重新调集,廖化开始集结运粮士兵。

从两道防线和西岸大营处,廖化挑选了一支超过一千五百人的大军。

江东军兵力比汉军更多,但是,敌人却明显没有必要和汉军提前决战。

汉军截断了东岸大营的陆地运输通道,却没有办法断绝敌人的水运。

即使汉军没有缺粮,从战略态势上看,江东军的优势也比汉军更大。

当天夜晚,汉军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第二天一早,廖化一声令下,汉军有秩序的离开防线,运送粮食,朝陈邵驻军处行军。

汉军这次动用了绝对的主力。

不仅仅是那些因为夜盲,没有参与诱饵行动的夜盲症士兵。

关平从西岸大营带来了汉军援兵,同样跟随廖化南下。


状态提示:第171章 诱饵行动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