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都市现代>溯流文艺时代>第二零四章 比我这个经纪人还积极

看到拿着《生化危机》的记者,其他记者都暗自腹诽,这书今天上午才能从书店买到,他们今天一天都跟着银河奖这边,中午吃饭都吃得仓促,哪有时间把这么长一本书看完。

于东也知道他们肯定没看,不过也没拆穿,只是笑着说道:“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一个一个来问,今天时间挺充裕,不过你们也要注意保持秩序。如果提问人多的话,由我来点名。”

听到于东这么说,记者们也不好再往前挤,只能跟于东他们保持距离,举手提问。

“这位穿红色衣服的先生。”于东顺手点了一位。

“你好,我是燕京电视台的记者吴东,很巧啊,我跟您的名字里面都有一个东字,今天又被您第一个点到,真的十分有幸。而且您跟咱们燕京也十分有缘,据我所知,您是从燕京师范大学毕业的……”

“咳咳,吴先生,时间宝贵,麻烦你直接问问题。”于东笑着提醒了一句。

如果于东不提醒,其他记者们也快忍不住了。得了这么好的提问机会,这小子倒好,上来一大串节子话,半点营养都没有。

“那好,那我就提问了。”吴东笑道,“您的《生化危机》今天正式发售,不知道您对销量有没有预期呢?”

“预期还真没有,书写出来之后,剩下的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了。这些事情还是留给杨社长他们操心吧,我安安心心写书就行。”

“那明天……”

吴东正要继续问,于东又点了另一个人:“这位女士。”

被点到的这位女记者跟吴东风格完全不同,甚至都没介绍自己是哪家报社或者电视台的,直奔主题道:“于老师,明天是你的第一次签售会,现在签售会越来越流行,作家们都开始举办签售会,不知道你对这类商业行为有什么看法。过于商业化,是否会影响文学本身的发展?”

其他记者都看向这个女记者,心说她还挺敢问,这个问题有些尖锐,明显不太好回答。

“挺好的,作家如果能靠卖书赚到钱,是一件好事情。至于是不是过于商业化,这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只要作家的文字拿出去贩卖了,就已经跟商业沾边了。这世界上,没人能够脱离商业化,作家当然也不可能。”

于东没有讳言作家赚钱的事情,而是大大方方地表示作家也不能脱离商业化。

随后他又说道:“今天是银河奖颁奖典礼现场,各位还是多问一些跟奖项有关的问题。我身边的这些优秀的科幻作家可都是一座一座宝藏,就等着你们来挖掘了。比如这两位一等奖的获得者,他们俩就住一屋,而且他们还自封为老树组……”

“还有这两位小伙子,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参加银河奖颁奖典礼。他们还都是学生,未来不可限量……”

说话的时候,于东往后靠了靠,让其他人接受记者们的采访。

采访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王靖康他们经过了记者一个多小时的“盘问”,离开会场的时候已经精疲力尽了。

回房间的路上,杨朋忍不住感慨,“以前没当回事,以为就是回答回答问题就行,没想到回答问题这么难的,一开始看到这么多记者,我还有些犯怵。去年的阵势好像没这么大,当时就聊了一会儿就放行了。”

何洪伟点头道:“没错,今年的记者比去年热情很多。不过看得出来,他们主要还是在关注东哥。”

“这还要看?”杨朋笑道:“这不是早就应该预料到的事情么?我要是记者,肯定也死盯着师哥问啊。不过还是有个问题,这些记者虽然被派来参加银河奖颁奖典礼,但是对科幻真的了解不多,你看他们都没问几个跟科幻有关的问题。”

“是他们自己准备不充分,明知道要来采访银河奖颁奖典礼,就应该早点查一查资料。”

王靖康摇头道,“这也不能怪他们,短时间让他们查资料也只能查到一些表面的,我看有几个作者提到了叶永列他们几个老前辈,证明还是查了资料的。”

“没错,估计也抽着时间看了获奖作品。慢慢来吧,以后他们会越来越专业的。”

科幻作家需要培养,这些专业的记者自然也要慢慢培养,随着大环境越来越好,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吃晚饭的时候,杨萧问他们急不急着走,除了王靖康之外,其他人都表示不急。

王靖康在厂里工作,能请几天假出来已经非常不易,没有办法再耽搁了。

于东他们几个要么是老师,要么是学生,这时候都在放暑假,时间上自然很宽裕。

“我问你们这个,是想后天在社里开个讨论会,商量一下后面这一年咱们杂志社的方向。我们准备拟几个专题,大家选个专题作为我们后面的主攻方向。”杨萧说道。

谭锴跟着说道:“我跟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拟定一个专题,接下来一段时间,集中发表同类型小说,可以迅速掀起一波市场热度。当然,拟定了专题,并不代表以后各位就只能写此专题的作品,只不过杂志社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肯定会偏向于收这类的稿子。”

于东他们点点头,都表示理解。

杨萧看向王靖康,又问了一句,“王老师,真的没办法再待两天了么?”

王靖康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真的没办法,厂里面现在工作很紧。我不是说缺了我厂里面转不动了,只不过少个人工作肯定不好展开。我还是项目负责人,离开太


状态提示:第二零四章 比我这个经纪人还积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