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都市现代>溯流文艺时代>第三三六章 三个不可谓(第一更)

于东在李晓林办公室坐了一会儿,估摸着他们一时半会看不完,就打了声招呼去了《萌芽》那边。

这会儿已经五点钟了,要是等李晓林他们结束,恐怕赵常天他们都下班回家了。

于东刚进编辑部就被编辑们认了出来。

“于东老师来啦。”

“欢迎,欢迎,赵主编在办公室呢。”

于东一边挥手回应,一边往主编办公室那边走。

因为外面的编辑太热情,所以赵常天一早就听到了动静,等于东走到办公室门口,赵常天已经站起来给他倒茶了。

赵常天一边倒茶一边笑眯眯地说道,“我刚才还在想,你怎么到现在还没来呢,路上不容易吧?”

“回家嘛,没什么不容易的,我看外面来了不少新人,又招兵买马了?”于东笑着走过去,从赵常天手里接过茶杯。

“托你的福,杂志的改版很有效果。因为现在杂志的版面分得比较细,原有的人手就不够了,所以又招了几个人进来,都是年轻人,对年轻读者的喜好把控也要更精准些。”

赵常天笑着说了一下杂志社的情况,又问于东,“电话里听你说要来给《收获》送稿,已经送过去了么?”

于东点点头,“刚送过去,晓林姐他们正在看。稿子能不能过,一会儿才能知道。”

“嗐,你的稿子还有不能过的么?真不能过的话,你要是不嫌弃,把稿子拿到这边来,我们《萌芽》肯定给你发。”

“赵主编这话就打我脸了,什么嫌弃不嫌弃的,主要是这次的稿子不太适合《萌芽》。”

“哈哈,我当然知道,不过你什么时候再写一些推理类小说?《致命身份》反响这么好,杂志社这边每天都能收到大量催稿的信件,都在问你什么时候再出推理小说。”

说着,赵常天指了指外面,“仓库那边还存了不少专门寄给你的信,回头你给拿回去吧。”

“好,这次正好把信带走。”于东点头。

“还有一件事情,社里的推理小说征文已经到了第二期,现在参与的作者越来越多,我们计划着等到明年第三期征文结束之后弄一个颁奖活动,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请你过来给获奖作者颁个奖。”

“如果有时间的话,当然没有问题。你们的征文我也一直在关注,有一些作品确实不错。”

不仅仅是于东在关注,深空公司那边也在关注。

深空中国这边现在建了一个部门,专门在全国搜集有潜力的作者跟作品,品类不限,主要是看作品有没有可能拍成影视剧。

除此之外,也为后面组建文学网站做准备。

“这次杂志的市场化……”

赵常天刚开口,门外有人敲门,两人转头看去,原来是孙甘路。

“甘路你来啦。”见到孙甘路,赵常天笑着招手。

孙甘路笑着走进来,跟于东握了握手,“我出去办点事情,刚回编辑部就听说你来了。”

于东注意到了孙甘路的用词,疑惑道,“回编辑部?孙老师现在在《萌芽》工作?”

赵常天在旁边笑着说道,“忘了跟你说了,前两天刚定下来的,甘路到杂志社这边任副主编。”

“恭喜,恭喜。”于东笑着祝贺,“有孙老师帮助,赵主编这是如虎添翼了。”

孙甘路谦虚道,“我就是在后面打打杂,关键还是要看赵老师这个火车头。”

“咱们之间就别说这些虚头巴脑的了。”赵常天摆了摆手,又请他们两个坐下,“坐下来聊吧。”

……

另一头,李晓林把稿子看了大半的时候,忽然抬头,见于东已经不在办公室,有些诧异,“于东人呢?”

程永兴笑道,“早就走了,说是去《萌芽》那边看看,走之前跟我们打招呼了,你还应了他一句。”

李晓林拍了拍脑袋,“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随后她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对程永兴说,“这稿子感觉怎么样?”

“还没看完,不好定夺,不过单从叙述语言和结构上来说,于东这次的创新非常大胆。他虽然大学的时候写过文章批评过先锋文学过于极端,但是他这篇稿子倒是有些先锋的影子。方言改进这一块也做得很成功,我想即便不是上沪本地人,也能看得懂。”

李晓林点点头,“这篇小说最有创造性的就是在形式方面,它的叙述姿态,叙述腔调以及叙述语言给我一种无比新奇的阅读体验,似古似今。有些意识流的东西在里面,但是却又像是说书人式的设定运用。”

她话音刚落,赵厉宏站在门口伸头往里面看,“两位,正忙着?”

“正在看稿子,赵老师有事?”李晓林笑着说道。

“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听说于东来了,过来看看。”

李晓林举了举手上的稿子,“人去了《萌芽》那边,稿子留在这里。”

赵厉宏一脸感兴趣地搓了搓手,走了过去,“我能看看?”

“当然。”程永兴分了一叠稿子给赵厉宏。

随后,三人又安安静静地坐下看稿子。

大概过了一刻钟的时间,王安意带着程砚秋来找于东,得知于东去了《萌芽》,王安意寻思说于东一会儿就过来了,就让程砚秋在这边等着,然后她也弄了一叠稿子来看。

主要是她看李晓林他们都看得认真,所以对这部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个人。

上沪作协就这么点儿大的地方,下属单位又


状态提示:第三三六章 三个不可谓(第一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