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第537章 封邑九百大都督
候了。

“此时,突利应当已经败于颉利了吧,”

皇帝遥望漠南方向,李世民在期盼着他的昆弟兵败颉利,这样突利就不得不依附于大唐,颉利也会在大战之前,失去一臂。

内侍监张阿难进来。

“圣人,肃州守将张士贵、甘州守将张宝相,派人飞报长安,西突厥内乱,统叶护可汗被他叔父小可汗莫贺咄杀死,

莫贺咄自立为莫贺咄侯屈利俟毗可汗,但他原本仅统左厢五咄陆部,他自称大汗后右厢五弩失毕部不服,共同推举泥熟莫贺设为可汗,泥熟不肯就位,已迎立统叶护可汗之子咥力特勤,拥他为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

肆叶护和莫贺咄各统西突厥两厢,互相攻击,战斗不止,如今他们各派使者,要来大唐向朝廷请婚。”

李世民听了这消息有些惊讶,

本来一心在等东突厥大汗颉利跟小可汗突利叔侄的战斗结果,不料却等来万里之外西突厥叔侄内讧的消息。

其实西突厥要出事,大唐朝廷也是早有预料的。

之前统叶护继承他兄长射匮可汗的大汗之位后,还是表现的非常智勇双全的,打下了大大疆土,但这人很快骄狂,刚愎自负,作威作福,对铁勒各种打压,甚至对异姓突厥也没怎么放过,导致葛逻禄等诸部都先后背叛、薛延陀数万帐东迁。

莫贺咄造自己侄子反,那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其实当年统叶护可汗的兄长射匮可汗,就是夺了自己侄子处罗可汗的大汗之位,

开皇年间,阿波大汗大逻便被东突厥叶护可汗生擒,西突厥便立达头可汗孙子泥利继其位,泥利妻子是中原人,生子达曼,泥利死后,达曼继位为泥撅处罗可汗。

但这个处罗可汗治国无道,臣民多叛,他在位时也经常攻打铁勒诸部,曾经诱杀铁勒酋长数百人,逼的铁勒诸部造反甚至建立汗国,

后来杨广有意削弱西突厥,便听从裴矩的计策,西巡时诱处罗的叔父射匮发兵袭击处罗可汗,处罗大败,逃到高昌,杨广便让留居中原的向氏去劝说儿子处罗入朝。

最后处罗只好率部内附,杨广把处罗的人马分成三部分,让其弟阙度设率老弱万余人,至会宁居住,让特勤阿史那大奈率万余众迁居河东楼烦,然后封处罗为曷萨那可汗,率五百骑从皇帝巡幸,后来还把信义公主赐婚给处罗为妻。

西突厥之地,则册封了其叔父射匮为大汗。

这个射匮虽是得隋朝支持才做了大汗,但确实非常有本事,开疆拓土,东至金山,西至咸海,玉门关以西诸国都归属于他,武德二年死后,统叶护继位。

统叶护的基本国策就是东与大唐友好,联唐抗突,然后全力向西经营,这是位战神,率控弦之士数十万,北并铁勒,西拒波斯,南接罽宾,称霸西域,西域诸国王都得接受他授予的颉利发封号,甚至得接受他派驻各国的吐屯监管收税。

可以说,西突厥其实正是在射匮、统叶护兄弟带领下,真正摆脱了突厥大汗的控制,成为独立的西突厥汗国。

他几次向大唐请婚,可惜早年为突厥阻拦,后来李世民继位了,却已经瞧不上西突厥,不愿意跟他们联姻,故意设立他们做不到的和亲条件。

李世民捋了捋胡须。

对于大唐来说,现在暂时无力西顾,只要守好玉门关就行了。

西突厥内乱,对大唐来说其实不是坏事,这样他们没有余力东顾,大唐不用担忧西境,只用专心对付东突厥便是了。

“传旨张士贵,让他转达西突厥两汗使者,就说汝国扰乱,君臣未定,战争不息,何得言婚,命他们各守辖境,停止彼此征伐。”

莫贺咄可汗跟肆叶护可汗,一老一少,各统一厢五部,让他们斗去吧,大唐说句不痛不痒的话就打发了,根本不想掺与。

“圣人。”

张阿难去而复返。

“还有何事?”

“幽州武怀玉发来急报,突利率兵与颉利战于塞北武要北原九十九泉,突利兵败被俘,颉利趁胜东进,犯北燕州边境,武怀玉已经率兵出长城于怀荒野狐岭迎战!”

野狐岭,在北燕州长城外,战国时曾经为无穷之门,赵国开国君主赵襄子还在代北修建了名为无穷之门的军事要塞。

野狐岭就是一个北连漠北、西通西域、南接中原的天然屏障。

北魏六镇之一的怀荒镇,就是在野狐岭附近的张北。

武怀玉打算要御敌于国门之外,要出长城而战,利用野狐岭的险要山地地形,限制颉利的突厥骑兵战斗力,这样能以小兵力对抗突厥大军,让突厥骑兵无用武之地,

甚至背倚长城、堡垒,进可攻退可守。

李世民看着这计划,微微点头,武怀玉胆子很大,不过计划确实可行,只是仅以幽州之兵,能否战的过颉利大军,这个却不好说,毕竟突利实力原本也挺强,可却一击即溃还成了俘虏。

现在颉利挟新胜锐势,

“陛下,武怀玉太轻敌自负了,他应当收缩兵力,退守险要,等待朝廷调兵增援,现在贸然出战,这要是败了,那整个幽云就敞开了,甚至整个河北都要糜烂,”侯君集见皇帝皱眉,立马出言攻击武怀玉。

李世民不语,

兵部尚书李靖立马道,“陛下,臣以为武怀玉计划并没有什么错,颉利虽新胜,可天寒地冻先与突利大战一场,又追击东进,武怀玉兵出长城,背倚长城,据野狐岭之险,占据主


状态提示:第537章 封邑九百大都督--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