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科幻未来>一代商娇>第402章 天意

402、天意

尔朱禹这一上京,便足足去了近四个月。

其间,商娇也曾偶然听尔朱同提及,尔朱禹自天都城中辗转传来的消息,在得知小皇帝与尔朱禹之间感情甚笃之时,心里不由一叹。

所谓造化弄人,大抵如此罢。

历朝历代以来,百官上奏的奏折,最终是会经由郎中令点数与记录在档的,自然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消失与失踪。

所以,安思予与她能做的,就是让尔朱禹这封奏折,在经由郎官上呈内侍,再从内侍搬运至太后书案上的一段小小的时间内,“暂时”的消失了一下。

然后,再神不知鬼不觉地转到元宸皇帝的手中……

可纵然如此,安思予与商娇当时这样做的初衷,也不过是想借皇帝的手,阻拦胡太后追查奏折内容,或是保下尔朱禹。

毕竟,皇上年纪再小,终是天子,亦是胡沁华名义上的孩子。

母子二人如今关系有交恶之势,皇上又年轻气盛,胡太后自然不会在此时再去火上浇油。

所以,只要奏折绕过胡太后,平安到得皇上手里,尔朱禹的性命就基本上算作是保全了。

可是,让商娇与安思予想不到的,或许一切真是冥冥中自有天意,皇上看了那封奏折之后,不仅感佩尔朱禹敢于痛斥太后,痛陈时弊的男儿气慨与血性,更对其心生仰慕,一纸诏书,反倒为他加官晋爵,引他入了京。

于是,这睽违十几年的父子,终于,以君臣的方式,相见了。

胡太后千算万算,东防西防,却终还是争不过天意。

可此事若到此终了还好,却偏偏仿佛真是有着血缘亲情的无形感召,这小皇帝与尔朱禹之间的感情,竟好得令人惊异。

金殿之上,小皇帝元宸与尔朱禹一见如故,极为亲近。

更有甚者,皇帝不顾胡太后的斥责与反对,数次召尔朱禹进宫相陪,彻夜相谈甚欢。

甚至,皇帝竟想钦赐尔朱禹宅第,让其永留天都,参与政事。

只这一次,胡太后尚来不及开口反对,尔朱禹便自行推拒了。

他放不下南秦州,放不下与自己情同手足,共同戍边十数年的将士们。

更何况,他心心念念的,还有大宋皇帝刘绎曾弑他亲儿的血海深仇。

这个仇,他不能不报。

但饶是尔朱禹拒绝了皇帝的美意,但皇帝待他的心意,尔朱禹却是感恩戴德,深感皇帝天高地厚之恩的。

都说士为知己者死。尔朱禹觉得,自己将来就算是为了皇帝而肝脑涂地,也不能报答皇帝的知遇、相惜之恩于万一。

更何况,在皇帝的身上,尔朱禹总能看到悯儿的影子。

他的悯儿,若当年没有葬身于盘龙山上的那场大火……

现在,只怕也与皇帝一般大小了罢?

而且,皇帝元宸出生之时,脚踩七星,身带祥瑞之事,当年传得整个大魏沸沸扬扬,尔朱禹自然也是知道的。

这在当年初初听闻之时,他不是没有过一丝惊异与怀疑的。

同年出生的孩子,同样脚踩七星……

让他如何能不心生疑惑?

可是,纵然尔朱禹心中有所揣测,他却自己否认了这样的事实。

大魏禁宫是何等戒备森严?为免皇室血统有污,后宫甚至有专门记载帝王家事。

妃孓,何时有孕,何时生产,皆是由专人载入彤史,有据可查的。

他哪里还敢有半分疑虑?

更何况,当年悯儿身陷烈焰时,胡太后尚在远在千里之遥的天都待产,又哪里可能会鹊巢鸠占,将他的悯儿掳到她的身边,成为太后,成为当今皇帝?

所以,尔朱禹认为,这真是一个巧合。

但是因为这个巧合,他在第一次见到元宸之时,心里便觉得亲近得很。

他甚至有一种错觉。他的悯儿还没有死,而是托生到了元宸的身上。所以,自己才会与皇帝如此投契,如此性情相合……

就仿佛,有一根看不见的线,在冥冥中牢牢的将两人绑缚在一起般。

但无论这对君臣如何投契,如何彼此依依不舍,在短暂的停留一段时日后,眼见马上又要到年关,尔朱禹担心着军中将士,终还是只能忍痛向皇上辞别。

那一日,尔朱禹率兵出城,返回南秦州。皇上登上禁宫城楼,于漫漫黄沙中极目远眺,目送尔朱禹远去……

君臣遥遥相对间,无不红了眼眶,满怀离别惆怅。

从此后,一个是居庙堂之高的君王,高高在上,俯瞰天下;

一个是寒光朔铁衣的戍边将领,舍生忘死,只为保家卫国。

可那份离情,那份相知相惜……

却各自珍藏于心,不敢或忘。

****

尔朱禹回营之时,正值腊月,年关将至,也是商娇最忙的一段时间。

安思予独居的小宅左厢的书房内,商娇与安思予一笔笔核对着账目,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怎么会少了这么多?”她咬咬唇,拿过账册翻了又翻,看了又看,也忍不住心里的疑惑,“今年就算受了些疫症的影响,再加上咱们自己倒腾了一些家底,但总共也不过二三十万两银子的亏空而已,可为何如今除开药局尚有盈利,各地报来的流水,无论茶叶、酒楼、布匹,皆比往年减了两三成?”

安思予听商娇问及,也是满脸凝重。他拿过一本账目翻了翻,摇头沉声叹道:“这怨不得王掌柜及叶、高、王三位管事,大家今年都很尽职尽力。

<

状态提示:第402章 天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