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我祖父是朱元璋>第236章 我荷包丢了(1)

;

第236章 我荷包丢了(1)

“万岁爷,前面就是徐州府了”

朱允熥一行沿着京杭大运河沿线北上,轻车快马朝马赶路,这第一站就是徐州。

~

初春的天还有些微寒,但不远处,既是勾连南北的军事重地,又是临近运河的大城,徐州的人间烟火气到底是比寒气更胜一筹。

远远望去,城门内外人声鼎沸。

遥遥眺望,运河之上风帆林立不见尽头。

纵马疾驰半宿的朱允熥,缓缓驱赶战马前行,目光略带好奇的打量着眼前这座城池。

“徐州有多少人?”朱允熥轻声问道。

李景隆纵马在旁,马上低声道,“回爷的话,徐州府共有民十八万”说着,赶紧补充一句,“这都是在籍的本地人!周围码头上吃运河饭的,做买卖的,出力气的还没算进去”

说着,他偷看下朱允熥的脸色笑道,“如今我大明盛世繁华,都是万岁爷您所赐”

“你这人”朱允熥笑道,“三句话不离朕好似天下兴亡都是朕的功劳!”

“那是自然”

“非朕之功,朕万民供养高高在上何来功也”

朱允熥马鞭一指城门内外那些百姓们,“皇爷爷早先就说过,历朝历代只要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不出三十年,我中国就是太平盛世!这一切都是起于民!天下之兴在于民,非在于帝王耳而天下之亡,必君王之罪也!”

“万岁爷的话总是臣”

李景隆在旁激动得语无伦次起来,“怎么说呢?臣每次听您的话,都有不同的感悟!就印了那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臣跟着您,就感觉自己这辈子,什么学问武功,都白学了”

“不是不是!”说着,他又摆手道,“是一山还比一山高,万岁爷您这座山,臣等只能仰望!听听这话说得多好,江山之兴在于民,非在于帝王耳?”

“万岁爷您这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忽然,朱允熥身边默默纵马跟随的徐妙锦一笑,“曹国公,后无来者不一定,但此话,之前一定有古人说过!”

李景隆老脸一红,“谁?”

徐妙锦正色道,“皇上这话,其实暗合古人之意!吕氏春秋中就说过,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说着,又笑道,“宋朝东坡先生也说过,天下非君有也,天下是君主之耳”

“我知道!”

闻言,李景隆心中暗道,“老孟头还说民为重君为轻呢?真轻吗?自古以来只有给皇上当臣子卖命的,谁见过给臭老百姓卖命的?”

“巴巴的在这显摆什么呀?这些话,是读书人说来骗老百姓的!老百姓都不信,你信?”

~

尚未进城,城门外已是车马如流毫无间隙了。

城里的人要出来,城外的人要进去,士农工商各种人等都挤在城门口。

“为何不把几个城门都打开?”

徐妙锦见状问道,“这么排队,多耽误事呀?”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朱允熥在旁笑道,“多开几个城门,方便了百姓,如何显得出他们的官威呢?”

闻言,徐妙锦怔住,侧头想了半天你也想不出所以然来。

“你呀,还是出来的少!”

朱允熥笑笑,又对李景隆道,“反正一时半刻也进不了城,在外边打尖也是一样的!”

“哎!”李景隆答应一声,随后眼睛一亮,低声笑道,“爷,徐州这喜好喝早酒,要不您试试?”

“行”

朱允熥笑着答应,忽四处看看,“怎么一直没见着洪熙呢?”

~~

“我出来干什么?”

“哦,出来看着你,骑着高头大马,搂着我姨还要使唤我?”

朱高炽顶着黑眼圈心中嘟囔着,从马车中出来,一坐在运河边,一处早点摊子上。

然后,眺望运河,直接来个眼不见心为净。

“要不还是给你寻一匹壮马吧?”

边上,徐妙锦给他倒了杯茶,开口道,“我看你坐了这么多天车,都有些精神不济了!”

“外甥无碍的”朱高炽双手接过茶杯。

刚要继续说话,却见一个黑影嗖的过来。

朱允熥也挨着徐妙锦坐下,“想吃什么?这边的早点可比京城的花样多多了!”说着,指着周围嘈杂的各处摊子,“咱们京城那边,早餐顶多是蒸的煮的徐州这呢,你看各种酱肉,炸物,还有猛火热炒!你看那边,还有人喝酒呢!”

徐妙锦虽说不是一般女子,但毕竟也是一辈子没出过京城的,好奇的问道,“怎么大早上就喝呢?”

朱允熥大笑,“早上整二两,牛逼一头晌!”

“哈哈哈!”徐妙锦笑得花枝乱颤,“你好好说话!”

“这你就所所不知了!”朱允熥笑道,“喝早酒的,都是昨晚上在码头干了一晚上活的工人!他们专门晚上卸货干活干了一晚上活,早上下工的时候好好的喝酒吃肉回去能美美的睡上一觉!”

说着,把脑袋凑过去,拿着手里的餐牌,低声道,“这还有餐牌呢?你吃什么?听说这边的羊肉绿豆面不错,羊汤也好”

边上,朱高炽再也忍受不住,站起身来。

“你哪去?”朱允熥抬头道。

“我溜达溜达”朱高炽摊手。

“快点回来,别乱走啊!”徐妙锦吩咐一声。

~~

“客官,您要点什么?”

早点摊子的老板娘看着一身富贵打扮的李景隆,显得有些局促。

她这小店,就在运河边上,


状态提示:第236章 我荷包丢了(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