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诞与东宫弘约好,第二日一起去游玩,并准备祭品,第三日去祭奠公主。/p

第二日,冯诞带着东宫弘游玩了长乐信都的大小景点,并品尝了当地特色小吃。/p

第三日,祭奠公主。/p

今日,并不是公主六年前的死去的那一日。但公主死祭的那一日,东宫弘是不能去的,因为那一日,去的人相当的多,他身份特殊,所以错开了日子。/p

公主的坟位于山上的一块风水宝地。坟墓是用汉白玉所砌,修好了坟之后,再由坟为中心,在四周修建宅子,栽树木,将公主坟围在中间。/p

所以,从外观上来看,是看不见坟的,还以为是一个有钱人家的避暑山庄。/p

公主坟有专门的奴仆打理,早中晚三次饭点,奴仆都会给公主上三炷香,所以,公主坟前,一年四季,香从未断过。/p

东宫弘在冯诞的带领下,来到公主坟前。此时,冯诞已退避下人,只剩下自己和东宫弘两个人。/p

东宫弘看着距离自己十米外的坟,鼻子一酸,泪滴在眼眶中打转。/p

东宫弘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膝步向前:“皇姑奶奶,侄孙来看您了,皇姑奶奶,对不起,要不是为了救侄孙,奶奶您不会正处花季就死于非命,奶奶……”/p

东宫弘泣不成声,思绪飘回七年前。/p

七年前,也就是承明元年六月辛未日,公元476年7月20日,东宫弘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一天。/p

七年前,已经十岁的东宫弘做了五年的皇帝。/p

东宫弘五岁登基,当时身为皇帝的十八岁的东宫弘迫于压力,不得不退位让贤,将皇位让了出来,升级为太上皇,搬往偏僻的崇光宫居住。/p

东宫弘很少见到他的父皇,因为皇祖母冯太后不允许。/p

这一天,东宫弘闲暇无事,就在宫里四处闲逛。因为昨日,东宫弘的作业没做好,帝师狠狠批评了东宫弘,十岁的东宫弘很是不服,言语顶撞了帝师。/p

帝师很生气,当着东宫弘的面指出他的错误,并由侍读冯诞代东宫弘受罚。/p

冯诞很是郁闷,先前几日,就帮皇上受罚,双手已经打得红肿,不能动弹,连筷子都拿不了,吃饭还是小宫女帮忙喂的,手还没好,又要打了。/p

鉴于冯诞双手红肿,帝师改为杖责腿和臀。打得冯诞屁股开花,只能卧床养病。/p

所以今日,就剩下东宫弘一个人。/p

天,很是闷热,黑压压的,没有风,更显得心情烦闷。/p

咔嚓,天空闪过一道闪电,仿佛要劈开这一朵黑云一样,随即,轰隆的巨大的雷声响于耳畔。/p

要下雨了,东宫弘跑了起来,跑到最近的宫殿永安殿避雨。/p

不一会儿,东宫弘听见一阵急促的跑步声,出于好奇,东宫弘跑到门口,准备看看究竟。/p

还没跑出大门,迎面就撞上了一个走路跌跌撞撞,口中大声喘着粗气的人。/p

东宫弘定睛一看,大吃一惊,竟然是父皇。/p

此时,他的父皇东宫弘,脸色青紫,嘴角流着黑红色的血。/p

东宫弘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父皇,您怎么了……”说完,东宫弘心疼的伸出手,要给他的父皇擦嘴角的血。/p

太上皇东宫弘一把捂住东宫弘的嘴,大口喘着粗气轻声道:“弘儿,别问了……快躲起来,捂住口鼻,不要发出任何声响……记住,不管父皇出了什么事,不要出来,不要说话,不要报仇……就当今日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记住,这是父皇对你的唯一要求……好好活着,为父皇活着……”/p

说完,竟泣不成声,没有泪,是血,从眼眶里流了出来。/p

东宫弘吓得哭的更加厉害,此时,他听见了好几个人急匆匆的脚步声,太上皇东宫弘推了东宫弘一把,小声道:“弘儿……快跑……”/p

东宫弘赶忙跑到屏风后面躲了起来。/p

此时,太上皇东宫弘已经没有站起来的力气了,他趴在永安殿的大殿上,张大嘴,喘着气,鼻子也慢慢得开始流血了。/p

脚步声越来越近,门口站了一堆人。咔嚓,天空中又闪过一道闪电,东宫弘透过屏风的缝隙看到,闪电下,是皇祖母带着狰狞的魔鬼般的得意的笑站在永安殿门口,她的身后,是一大堆提着明晃晃剑的侍卫和太监。/p

东宫弘捂住嘴,眼泪一滴滴的滴落下来,为什么,为什么皇祖母要杀父皇。/p

皇位不是让出来了么,宫殿不是也腾出来了么,父皇都住在简陋的土坯宫阶的破败屋子里,还有什么不满足的。/p

父皇勤勤恳恳,为国为民。颁布诏令,商贩杂役一律务农,大力发展农业,严惩贪官污吏。/p

父皇兢兢业业,带兵打仗,打败柔然,逼迫柔然后退几千里。战功赫赫,人心所向,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皇祖母就是容不下父皇!/p

东宫弘泪如雨下,死死的咬住自己的手,不让自己哭出声来。/p

冯太后带着胜利者的得意的鬼谑的笑踏进了永安殿。身旁的侍卫将太上皇东宫弘团团围住,东宫弘看着身旁明晃晃的剑,笑了,冷笑:“你终究还是等不及了……/p

冯太后居高临下的看着趴在地上、七孔流血的东宫弘:“我的儿,这杯鸩酒,口感如何?”/p

东宫弘转过头来,抬眼看着冯太后,脸上露出憎恨的神色:“父皇此生最大的失误,是临死时,没有叫你这个老妖妇陪葬……害的他


状态提示:第18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