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穿越重生>京华帝女>第一百一十三章 拿治

第二天,阿夏和薛母去了忠亲伯府看望毛青枝。一进家门,姜子议就看到了阿夏。他恨恨地瞪着阿夏。/p

阿夏笑嘻嘻的看着姜子议,想着姜子议恐怕是想起了上次来太原府的时候,阿夏是怎么欺负她的。/p

姜子议走到阿夏的面前道:”小丫头片子,看我今天怎么收拾你?“/p

阿夏揶揄道:“你就不怕我将来飞黄腾达了记仇?”/p

一句话说的姜子议愣住了。是呢?这丫头如果给大皇子做了妾,要是在王爷的跟前吹着枕头风,那还了得。/p

姜子议有怒不敢言,咬牙切齿的离开了。/p

安蓉一直跟在他们的身后,她是知道自己的丈夫和这个小姑子不对付。安蓉上前巴结道:“妹妹,你看,来京多日,我们也不曾走动,家里的情况我一个媳妇也做不了主。可在我的心里我是特别想要过去给母亲请个安,找妹妹玩。你不知道,自打来了京城我和子仪就觉得特别的无依无靠。”/p

阿夏知道,京城的关系自成一派。想要进入,不是那么容易的。/p

“你不知道。他们在一起,都非常的热略,我每次去参加宴会,就像个傻子一样站在那里。”安蓉继续说道。/p

阿夏知道安蓉的感受。在京城,达官贵人之间,你想要进入这个圈子,必须有人引进。像她,那是祖母的外孙女,这就是标签。安蓉一个没有标签的人,谁敢和她说话。都不知道他是那个派系的,谁敢和她交往。这可不是坐在村子里,闲扯的村妇。/p

可叹,安蓉到现在都不知道这里边的门道。/p

阿夏一直不说话,安蓉说的尴尬的都不知道怎么再往下说了。她所幸几步走到了薛氏的面前,又继续溜须拍马,说着多么想要拜访薛氏。奈何丈夫和薛氏的成见太深,她两头为难。/p

阿夏看着安蓉,看来这是他们的策略了。祖母唱红脸,安蓉唱白脸。因为到时候授意的都是姜子议他们。/p

阿夏无奈的摇摇头。计策是不错。但是做的太过了,显得假了。/p

薛氏和阿夏在安蓉的陪同下,来到了毛氏居住的地方。这是二进的正屋。看来安蓉和姜子议是把自己的住所腾出来了。/p

薛氏和阿夏给毛氏屈身施礼。/p

毛氏看着薛氏微微蹲着的身子,愣是没有喊她们起来。/p

阿夏抬起头,那双眼睛直视着毛氏。毛氏被阿夏直愣愣看的心里发毛。不知道怎么就想到了阿夏提着人头的那一瞬间。/p

这个丫头狠呐。不是一般的狠。/p

毛氏清了清喉咙道:“起来吧。”/p

薛氏直起身子。她知道来这里准没好事,可是又不能不来,不过,来了她也不会妥协的。阿夏可是她唯一的宝贝了,说什么她也不可能让阿夏给个四十岁的男人做小。不管这个人是皇亲贵胄,还是天王老子。她都会保护好她的女儿的。/p

毛氏不满意的说道:”你这个做母亲的,在这京城也不好好的照顾好子仪。虽然子仪不是你亲生的,但是好歹,他也是叫你娘的人。”/p

薛氏恭谨地说道:“我虽然是他的母亲,可是这个孩子素来和我不亲。他也没来过我府上问安,我也以为这孩子过的十分安好。也就没有打扰她们。”/p

薛氏这是指,他姜子议来了京城,作为儿子,却从来没有给她这个做母亲的请过安。这是他的孝道没有做好,那就也别怪她不联系这小夫妻了。大家各自安好,就行了。/p

毛氏冷笑道:“她们做小辈的不知道礼数,你一个长辈的和他们小辈的计较什么呢?”/p

阿夏撇撇嘴,这偏心,也不带这么偏的呀。简直就是一面理。/p

毛氏看了看阿夏,又看向薛氏,慢吞吞的道:“既然阿夏的婚姻不透。那么你从明天开始,就搬过来,和我一起住。我这里正好从香台寺请了一尊观音,你每天过来念经抄佛。相信总有一天能感动佛祖的。”/p

薛氏一听说要她搬过来和老太婆住,她赶紧说道:“儿媳每天都有在家念经抄佛。”/p

“可有灵验。”毛氏问道。/p

薛氏知道只要她说有,那就赔上了阿夏。她摇头道:“没有。”/p

毛氏都:“这不妥了。我听说从每天晚上的亥时到寅时念诵的经文最是心诚了。你以后就每天晚上念祈福文。相信总能感动佛祖的。”/p

老太太厉害,有进步了。/p

阿夏在心里赞叹道。折磨人的手段倒是高明不少。阿夏看了毛氏一眼,发现毛氏也正偷偷地看着她呢。/p

阿夏随即心里否定了毛氏的聪明。这不像是毛氏的作风。要是搁以前,老太婆要么用她的身份压制她们母女俩,要么就来个一哭二闹三上吊,不和她的意思,就是不孝,就是不想要老太太活。/p

阿夏明白了,老太婆的伎俩之所以高明,一定是受人指点了。这个指点的人,阿夏也猜到了。/p

看来魏氏不简单呀。这是逼迫她自己点头同意呢。/p

薛氏没有多想,干脆利索的答应了,不就是吃苦吗?这个苦她吃得。/p

毛氏看着答应了的薛氏。和无动于衷的阿夏。暗道:看你的心能硬到什么时候?/p

薛氏不知道是怎么回到家里的。薛氏一边掉眼泪,一边收拾衣物。她现在终于知道什么叫孤儿寡母了,什么叫人人可欺了。/p

她衣衣不舍的和阿夏告着别。叮嘱着阿夏一定要按时吃饭。穿堂的风虽然凉快,也不能经常去吹。又嘱咐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三章 拿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