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玄幻奇幻>水浒十二钗>第4章 上巳日京郊祓禊祭 汴河旁凿渠水流觞

上回书咱说到彤炜坊的歌姬金翠莲和妹妹曹锦儿趁着上巳时节到开封城外汴河旁去踏春,那一旁走来了一主一仆。/p

书中代言,自汴河沿岸南面小路上走来的这两位后生便是前文书提到的进京赶考的公子王定,身边的伴当便是王定在史家庄外救治的庄客“赛伯当”王四。/p

这王定二十岁上下年纪,家乡父母亲已经去世,来到汴梁赶考,却又舅父在京城做个小官,前些时日已经外放了个官做,。/p

这位公子自幼饱读诗书,通晓诸子百家,博览古今典故,知五音、达六律,吹弹歌舞,写字吟诗,又会射箭调弓,抡枪使棒,倒是fēng_liú。/p

王四看到这满眼的好景致也不住的啧啧称赞:“官人,你看那汴河两岸,都在举行祓禊之礼,这汴梁不愧是京都,祓禊都比我家乡的荒野河沟边强似万倍。”/p

祓禊,祓读音为服,是古代为除灾求福而举行的一种仪式,禊,读音为戏,是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p

禊乃是古代的民俗,每年于春季上巳日在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叫做祓禊。源于古代“除恶之祭”,三国魏以前多在三月上巳,即三月的第一个巳日,魏以后固定在三月三日,也有延至秋季者,成为秋禊。/p

《论语》中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里写:“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这修禊便是祓禊之事。/p

宋时京都各地都有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的习俗,今日天气晴好,整个汴河之外,红男绿女,三五成群。/p

王四放眼望去,在汴河之畔,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好不热闹,便对公子说:“今天定要在这好好的玩耍一番才是,主人看这节令景致,何不赋诗一首?抒发情怀。”/p

王定答言:“说得好!”随即踱着步子在汴河便吟诵了唐代孟浩然的《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真是应情应景:/p

摇艇候明发,花源弄晚春。/p

在山怀绮季,临汉忆荀陈。/p

上巳期三月,浮杯兴十旬。/p

坐歌空有待,行乐恨无邻。/p

日晚兰亭北,烟开曲水滨。/p

浴蚕逢姹女,采艾值幽人。/p

石壁堪题序,沙场好解绅。/p

群公望不至,虚掷此芳晨。/p

王定公子诗性正浓,一边吟诵一边朝前走去,四儿低头听着,王定吟诵完毕,王四在一旁喝彩称赞:“公子正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啊。”/p

说完一抬头,看到了河岸边上,有一群人在此席地而坐,此处正是有一处缓坡,上下水流约有几尺的落差,早被人沿着河岸另修凿出了蜿蜒的沟渠,众人便围坐在沟渠两侧。/p

沟渠上端是自汴河引出来的水,经过了弯弯曲曲的沟渠流到下端,又流回汴河里去,水上面似还飘着些甚么。/p

王四看着新鲜,不知是何风俗,便忙问王定:“公子快看,这河边挖出这弯弯绕绕的沟渠来,两边坐着一群男女,水上还飘着杯盘,不知是何消遣?”/p

王定说:“在你家乡之地自然没有看过,这都是尚文弄墨之人,在上巳之日消遣的手段,也是到水边修禊除灾的意思罢,这唤做曲水流觞。”/p

王四说:“这个词听着倒是耳熟。”/p

“着啊,举行祓禊仪式之后,众人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赋诗一首,若无诗,便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你可知王羲之?”王定问四儿。/p

王四说:“书圣谁人不知。”/p

王公子说:“正是,王羲之的兰亭集便是在兰亭之外曲水流觞时作诗成的集子,兰亭集序便是他做的序。这京师文人雅士极多,因此这汴河之畔便有这曲水流觞之事了。”/p

四儿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一些,便问王公子:“公子大才,今天又赶巧遇到,何不也到水边坐下和众人一齐玩耍?”/p

王定抬头看时,沟渠两侧人都形形**,似乎不是一家一户独有,并非是私家成立起来的,而是有雅兴的路人不知哪一年开凿在此,各色人等有了兴致便到此。/p

再看时,有人拿着酒,有人拿来酒具流觞,有人取来荷叶拖着酒觞,也有人在一旁路过讨来酒饮了便走,因此上王定看了便觉得可以去玩耍一番,便觉得凑这场热闹。/p

王定扭回头一看不远处便有买酒的,打发四儿说:“去买一小瓮好酒来,递给上游行令的东道。”/p

四儿手脚麻利,跑过去买了一坛子好酒来,递给坐在上首的人,说自己公子也要坐下来玩耍一会,那人已看见王定,见他穿着样貌便是个读书之人,就收下了酒。/p

四儿回来,问王定:“公子,咱是坐在上游罢,出了诗句叫下面的人答对,若是答不上来,方能显示咱们的才学。”/p

王定笑着摇头说:“莫要在人前卖弄,我们还是在下游坐了,若是有哪一个出了诗句,我若要是想对时,对了上来,才显出我们的本事来。”/p

二人便朝坡下面走去,恰巧有一处急弯,一旁有块青石,王定钟意的说:“便是在这里罢。”/p

说着撩衣坐下,四儿在一旁伺候,下面还有三两个人,最后便是收拾杯盏的帮闲之人,上面却又十几位,错落的坐着。/


状态提示:第4章 上巳日京郊祓禊祭 汴河旁凿渠水流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