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是放弃了京师南迁,又如何去面对列祖列宗?”

面对秉笔太监王承恩的斗胆劝谏,朱由检望着巍峨的宫殿,依然在犹豫。

他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为的就是当一个贤明之君。

现在丢弃了国都南逃,这算怎么回事?

“皇爷,京师丢了可以再夺回来!”

“可要是皇爷和满朝文武都陷入贼手,那就真的无力回天了啊。”

王承恩也是豁出去了,冒着极大的风险苦苦劝谏。

“朕要是南迁了,必定会被那些言官说成贪生怕死之徒。”

朱由检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名声。

“皇爷,您是大明的皇帝,独断朝纲,何必去理会那些满嘴胡言乱语的言官。”

王承恩的话也是让朱由检浑身一震。

对啊。

他是大明的皇帝。

他的话就是圣旨,岂能被言官的言语所左右。

岂能被一些虚名所累!

朱由检也宛如醍醐灌顶一般,精神大振。

“王承恩——”

朱由检一扫先前的愁容,变得精神奕奕起来。

“奴婢在。”

“传旨,朕要南巡!”

朱由检也知晓京师不可守,也是决议南迁。

“皇爷圣明!”

王承恩听到这话后,高兴地都快哭出来了。

自家皇爷一向都是爱惜自己的名声,又好面子。

他真担心皇爷钻了牛角尖,执拗的要死守京师。

倘若是那般的话,一旦城破,大明就完了。

好在皇爷终于想通了,要南巡。

“闯贼已经破了居庸关,距离京师已然不远,朕南巡的事情,一切从简。”

“京师文武百官,黎民百姓,愿意随同朕南巡的,也一并走吧。”

朱由检给自己寻了一个南巡的词儿,为的就是好听一些。

实际上这一次就是仓皇的南逃而已。

他也不忍心将满朝文武和京师百姓尽数的丢给闯贼。

“你去将旨意传达给几位阁老,由他们商议南巡路线。”

“奴婢遵旨。”

“朕有些累了,想一个人静一静,你且去吧。”

朱由检做出这个决定,仿佛是耗费了浑身的力气一般。此刻显得很是虚弱。

王承恩也知道朱由检做出这个决定不容易,为此也是恭身告退。

此刻,闯贼破了居庸关,前锋已经朝着京师袭来的消息已经传得人尽皆知了。

京师各处也都是谣言四起,人心惶惶。

可是大明的皇帝朱由检没有说撤,谁也不敢擅自的逃离京师,都还在观望着。

“什么,陛下要南巡?”

内阁首辅魏藻德刚回到自己的府邸,就被召集到了紫禁城内。

听到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的话后,他也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皇帝前几日还信誓旦旦的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要与城共存亡。

还杀了动议南迁的大臣李明睿。

现在突然就转了性,要南巡。

魏藻德也是觉得,被杀的李明睿太冤枉了。

“陛下要诸位阁老尽快的商议一个完全的南巡路线。”

“事急从权,这一次南巡一切从简,不要铺张浪费......”

王承恩也是将朱由检的话如实的转达给了内阁首辅魏藻德等人。

“王公公,陛下当真是要南巡?”

早已经习惯了自家皇帝性情反复无常,魏藻德心里还是对此有些疑虑的。

万一他们在忙着准备皇帝南巡,朱由检突然改了主意。

那他们准备南巡的行为,岂不是要落得一个扰乱军心之罪?

“魏阁老放心,皇爷这一次真的是下定决心了,应该无反复之忧。”

王承恩自然是理解魏藻德的担忧,毕竟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可不止一次了。

他们也不想不明不白的就背了黑锅。

“现在闯贼兵马随时可能抵达京师,还请魏阁老你们速速准备才是。”

王承恩也是担心夜长梦多。

那流贼在山西境内攻城拔寨,现在士气正旺呢。

现在京师这么多王公大臣,那么多的后宫嫔妃。

这么多人想要撤离京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一旦闯贼抵达,到时候想走就走不了了。

“王公公请转告陛下,我等会尽快的拟定好南巡的章程,届时呈递给陛下审阅。”

魏藻德早就想逃了,只是皇帝没逃,他不敢走。

现在皇帝都要跑了,他自然心里高兴。

“那就有劳诸位阁老了。”

王承恩对着众阁老拱拱手后,旋即告辞离开。

“派人去只会一声少爷,皇爷这几日就要南巡了,要他早做准备。”

王承恩在告辞了几个阁老后,在返回乾清宫的路上,唤来了一名小太监,吩咐了一声。

王承恩这边派人通知李天的同时。

那边内阁首辅魏藻德等人也没闲着。

“速速通知府里,陛下要南巡了,要他们赶紧打点行装,准备离开京师。”

皇帝都要离开京师了,那京师更是不可守了。

他们这些人自然不愿意留在京师等闯贼来。

为此,他们也是各自第一时间通知了自家人,要自家人装好金银细软,准备逃命。

只是这一次魏藻德并没有公开的去宣布皇帝要南巡的事情,仅仅是将消息传递了出去。

他也是担心朱由检万一反悔了,他这个发布布告的人,就得当替罪羊。

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关注着紫禁城呢,任何


状态提示:第21章 抉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