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盛世君子行>第61章 君臣视线

太极宫,灯火通明,李渊左右来回走动,听着译卒的禀报,挥手让宫人带其下去领赏休息,手中紧紧的攥着两封军报,一封来自李绩,一封来自李靖,分别详述了晋州和潞州两方战场的始末,他强迫自己做了下来,稳定心神,可是双腿还是有些颤抖,小半年时间,河东道连番失利,涂炭千里,宋国公萧瑀曾当面讽刺:“百里无鸡鸣!”/p

作为一个开国之君,他从不缺胆识,也从不缺包容之心,可国家新立,军阀割据,百废待兴,他这个君主除了掩藏野心,卧薪尝胆又能如何,几乎每一年,他都会亲笔用突厥文写就几封低三下四的休战文书,有给突厥颉利的,有给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的,整个历史中有几个开国之君似自己这般憋屈?/p

勉强平静下心情,他招手喊来侧方第三名内侍:“你叫张三宝?”/p

张三宝从玉门关回来后便被提拔为太极宫传令太监,随侍皇帝身侧第九位,排名靠前的公公莫不是身具大功,在皇宫中位高权重之人,张三宝进宫五年,一直声明不显,可自从玉门关之行后地位在禁宫中便一步登天,扮演者皇帝的唇舌。/p

此时陛下有招,张三宝急忙快行几步跪倒在地,匍匐拜下:“回陛下,奴婢贱名确叫张三宝!”/p

李渊斜靠在龙椅上和颜悦『色』的说:“嗯,起来说话,你给朕再仔细讲讲上次去玉门关的经过,真听你说说话儿,就当解乏了!其他人都下去吧!”/p

张三宝站起后习惯『性』的弓着身子,双手垂下,毕恭毕敬的回到:“是!”而其余内侍则无声无息的退了下去。/p

等人殿内就剩他和李渊的时候,他才开始将一路走出长安后一直到玉门关,然后在玉门关中的所见所闻,而对路程上的描述均是一笔带过,着重讲述了在玉门关中和常何一同面见关野和薛万彻和胡怀仁的场景。/p

讲到见胡怀仁时常何宣读圣旨,李渊抬了抬手:“你说,那小子当时有些心不在焉?常何读完圣旨都不知道接旨?”/p

张三宝点了点头:“奴婢不敢矫饰实情,县男当时确是有些心不在焉,不过后来听关将军和常侍郎谈话提起此事,据关将军说,原因是前两天县男参与折冲府救援灾民,有一个叫牛家庄的小村落,村里只因白灾便冻死人口十之三四,刚好官兵打通道路,村里家家户户办理丧事,县男当时便有异样,形状有些心痛过甚,此后两天,便一直都把自己闷在屋里谁也没见。”/p

“关将军说道这里的时候也是颇为无奈,替县男向常侍郎数次致歉,也说到县男从小便被他师傅从灾民中救起,待其可能太过宠爱,以致其对民间疾苦全然不知。”/p

说道这里,张三宝适时停顿下来,他是个伶俐人,此时哪里还能不知道陛下真正想知道的是什么?是谁!/p

果然,李渊皱着眉头沉思了片刻:“继续说!”/p

张三宝小心翼翼的观察着李渊的神『色』,见并未有什么异样,就继续将他们和胡怀仁接触的过程介绍的更加详细,他口齿清晰,语调清朗,而且非常善于模仿,对胡怀仁以及尉迟宝林等人的语气模仿的绘声绘『色』。/p

他讲到老先生张重九,讲到胡怀仁的弟弟胡错,讲到那顿从未吃过却美味无比的饭食,还有常何的脖子上那道恐怖的伤疤,期间李渊时而爽朗的大笑,时而沉默不语,他低头沉思的时候张三宝总能适时止住话题,等他眉头舒展开来才继续讲起,一直到临别胡怀仁从怀里掏出来那壶葡萄酿,李渊再次哑然失笑。/p

此时天『色』已经朦胧亮了起来,李渊独自站起身,没有让跑过来的张三宝扶自己,太极宫的灯火未息,可他从未如今天这般对朝会竟然有些迫不及待,门口的内侍早已等候有一炷香时间,见自己听的认真也不敢来打扰,也就意味着文武百官此时应该也已经马上到朝。/p

他拍拍张三宝的肩膀:“是个伶俐娃子,朕听你声『色』清朗,听来如纯泉之水,赐名纯泉二字与你!”/p

本来被皇帝拍肩膀这种事张三宝已经激动的腿肚子发软,再加上被陛下赐名,哪怕张三宝再少年老成,此时也顿时跪趴在李渊脚边,泣不成声!/p

门外内侍将殿内的对话听的清清楚楚,此时进殿后目不斜视,李渊走下台阶转入侧室,这是去更衣早朝了。/p

“张家哥哥,不要哭了,陛下已经走了,快,咱们一起服侍陛下上朝。”那小公公见左右无人,便急忙快走几步,喊了下张三宝,此时他的内心倒是没有多少嫉妒,只是单纯的羡慕。/p

张三宝刚才是真的内心激动不能自持,哭出来后就很快恢复过来。/p

“张家哥哥,我觉得陛下很喜欢你,都赐名给你了!”/p

“你用心当差,陛下是个好人,刚才只是想起了我父亲,就失态了!”走出殿门,他就彻底改名张纯泉了,他心里清楚,陛下不排除看好自己,可是这个看好是有起因的,此时他的脑海中已经浮现那个脸上总挂着和煦的笑容,硬是勾着自己脖子灌酒的同龄人,那种感觉,很好啊。/p

金殿之上,今天就连很多久不早朝的宗族勋贵也穿戴齐整,站在勋贵一列中,文臣武将分班列队,李渊头戴金冠,身穿龙袍,大步走上御阶,他身材高大,所以后方左右内侍就只能提着裙摆小跑才能跟上。/p

等李渊出现,闹哄哄的朝堂片刻间落针可闻。/p


状态提示:第61章 君臣视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