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盛世君子行>第94章 开光

天策府,宣旨的宫人没有去尉迟恭府上,却去了秦王的天策府宣旨,命尉迟恭率领一千铁骑前去迎接,宣的是口谕,宫人也只是原话复述,而李世民和一众天策府文臣将领显然心知肚明。/p

宫人离去,尉迟恭叉手到:“殿下,臣即刻便去迎回二位小王爷!”/p

李世民没有答应,略作思考,便摇头说道:“此去你主要是迎回那个叫做胡怀仁的孩子,承乾和青雀只是其次,明白吗?”/p

尉迟恭躬身领命,离开秦王府。/p

秦王府和太子东宫已经势如水火,李渊整体来说还是偏向太子建成,可每次对秦王府打压削弱之后总会有随之而来的厚赏,尉迟恭已经被太子和齐王李元吉可以打压数次,其他得力武将同样有被拉拢或者威胁的经历,曾经人才济济的天策府如今已经差不多被连消带打的清理了一半之多,杜如晦和房玄龄这两位得力谋士也是如此,如今回到天策府都需要夜半时分透着从后门进入。/p

李世民的心中没有窝火是不可能的,就连自己的两个嫡子,都差点被人半路截杀,可他这时候并非皇帝,乾纲独断这种事只有皇帝能做,自从河东道大捷之后,外敌暂时消停了,可储位之争却更加如火如荼。/p

无论是太子还是李世民,都清楚,一旦一方被彻底打压,那么就意味着死亡,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太子和后宫一众嫔妃走的近,就可以不断的在李渊耳边吹枕头风,所以,近来李渊对李世民已经许久不见召见了。/p

李世民心中的愤怒没有表现出丝毫,可作为老搭档的长孙无忌又怎能不清楚他心中所想,形势不容拖延,如今秦王府的心腹出门都是必须有甲士护卫,否则随时都可能遇刺,这样的日子难免会让人心不稳。/p

夜深人静,秦王府议事厅就只剩下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两个人围炉煮酒,一位容貌端庄的『妇』人偶尔走出为两人那人添酒。/p

“观音婢,坐下吧,承乾和青雀也是你的孩儿,敬德已经动身前往岐州,吾儿洪福齐天,这次一定不会再出差池!”像是宽慰他的妻子,更像是给自己打气,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纵横疆场的秦王才有为人夫,为人父的真情实感流『露』,兴许是喝的有些多了,心中苦涩,眼眶也有些湿润。/p

不说还好,这话说出来之后,长孙便转过身,无声落泪,而后迅速擦拭干净,脸上笑容恬静:“夫君,哥哥,观音婢先行退下,夜深了,你二人少喝些酒水!”/p

说罢,便施礼后转身离去,长孙无忌眉头皱的更深了,这是作为兄长,作为两个外甥的亲舅舅对于自己无能为力的自责。/p

长孙退出了议事厅,两人有了很久的沉默,长孙无忌一直低头不语,猛然他抬起头,眼中有了一丝丝的血『色』,李世民同样抬头看着这个大舅哥,自己的软弱也只有他的妻子和大舅哥可以看到,外人看到的从来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大唐兵马大元帅。/p

长孙无忌面『色』通红,抬起有些颤抖的右手,沾着滴在桌面上的酒水,重重的写下一个字:反!/p

李世民陡然间全身都渗出冷汗,直愣愣的盯着桌面上那个字,长孙无忌脸『色』变得狰狞无比,将那个反字狠狠的抹去,他也好不到那里去,额头已经滴下汗珠,却浑然未觉。/p

他凑上前去,压抑的声音犹如一柄直锥,狠狠的刺破李世民最后一丝幻想:“不反,我们所有人都得死!”/p

春雨贵如油,在这个雨夜里,秦王府的议事厅的灯火,亮如白昼....../p

岐州县城,胡怀仁独自一人牵着小白在这座小县城内闲逛,如今他的身份无人可知,也就少了那份被暗中敌视的担忧,让他惊喜的是这里竟然有豆腐脑和酸辣汤,一个铜板,美美一大碗,泡上一张胡饼,足以饱腹。/p

几串糖葫芦,给几个小子准备着,几本书,给老人闲着没事翻翻,两套文房四宝,是给自己和胡错留着用,徐大刘向阳他们几个大老粗,估计那半掩门儿的姐儿更合口味。/p

从一位相士摆摊前走过,又倒着退了回来,这老头儿也是好玩,竟然在闹市上摆摊打起了瞌睡,坐在那里头一点一点的,旁边挂着两幅对联:“占卦问卜尽计人间祸福,推算择日精选世间黄道。”/p

怎的没有横批呢?胡怀仁歪了歪脑袋,原来浆糊糊的横批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蹭掉了,他就弯下腰,从地上捡起那麻布做成的横批,还没放到桌子上,老头儿便醒了,突然咳嗽一声,胡怀仁手一抖,又掉了下去,准备再帮忙捡起来,便听那老头儿神神叨叨的开始说话:“时逢春回日,百花正及时。得人轻借力,便是运通时。少年人好面相!”/p

胡怀仁本来已经重新弯下腰了,听到这句话就不捡了,从怀里『摸』出一个铜板,拍在老头儿的桌子上,转身就走了。/p

老头儿小心翼翼的扣起铜板,放进袖兜,刚有的一点神仙气儿立即跑了个干净,旁边传来一声轻笑,是摆摊卖胡饼的汉子:“你这老先生,不晓得多装一会儿,多说几句吉祥话,指不定人家公子能多给几颗铜板哩!”/p

老头儿笑眯眯的摇摇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老夫观你面犯桃花,近期可是避着你家娘子偷偷去了杏花巷?”/p

那汉子立即告饶:“老神仙您嘴上积点德吧,这要是被我家婆娘听到了,晚上就得去庙里和您抢地盘去


状态提示:第94章 开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