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回到三国当黄巾>第173章 这仗不好打
云,虽然赵云武艺一流,但这并不妨碍有时候也会冒出一些可圈可点的想法,高燚现在身边除了沮授,几乎没有什么再可以值得依赖的智囊,只可惜沮授在宛城,高燚凡事只能自己做决断,也因此更加重视诸将的意见。

赵云也不含糊,深吸一口气,抱拳说道:“于公,董卓此次受诏而来,算得上是名正言顺,罢战而和,名声对他对我们都不好听,于私,皇甫公乃是兄长恩师,却为董卓所害,请恕子龙多言,此不共戴天之仇,可谓四海皆知,即使全天下之人都同意兄长与董卓罢战,兄长也不能同意,一旦同意,就会背上不孝之徒的骂名,夫人伦之大,天地最大,君亲次之,再其次者,便是师,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多余的我想已经不需要我多说了吧?”

高燚苦笑:“如此说来,同意停战便是人人不齿的不孝之徒,不同意停战便只有两败俱伤一条路可走,董卓的请和果然是没有安什么好心啊,只不过这个‘人人’倒真是讨厌得很,我能有今日的成就,它似乎也没有帮过什么忙吧?”

赵云道:“悠悠之口,不可不察,若是人心离散,自己人相互猜疑,又何谈共图霸业?”

颜良在一旁笑了:“自己人,就不要卖关子了,子龙,你一向是主公倚重的可靠之人,如果没有想到好计策,是不会说这话的,不要藏着掖着了!”

高燚不禁微微诧异,他自问如果计算智力的话,他一定是在场三人之中最智力最高,虽然高燚有考虑过赵云说的这些,但他毕竟是现代人,对于古人的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并不是很感冒,然而既然赵云如此说了,高燚知道这次不能按着自己的性子来了,否则还真可能发生游戏里钱粮不够发放俸禄时麾下一干文武全部下野的情况。

然而现在南阳的形势,高燚也已经是把自己的才智发挥到了极限,但是现在和董卓除了两败俱伤和罢战合兵之外,莫非还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还真有,赵云看出了高燚的疑惑,沉声说道:“兄长只是太过心急了,忽视了可以利用的资源,云听到一个消息,说白波贼杨奉现在粮草已经告罄,而后继的粮草不知什么原因迟迟没有到……”

颜良猛然醒悟:“子龙的意思是利诱白波贼,使其掉头攻打董卓?”

赵云点头:“不错,正是如此,这样一来,裴元绍将军的两万人马就可以抽出身来,北上对抗张燕,或东进与文丑将军兵谏洛阳,或西行与兄长合流共逐董卓,或南下救援宛城与刘表淳于琼韩馥荀攸辈对峙,一扫先前被动防守的局面,可谓是一举多得!”

赵云也知道高燚与袁术的这层亲戚关系,因此细数包围宛城的官军之时,悄悄漏掉了袁术的名字。

高燚听了,喜忧参半:“好是好,只是可惜我们现在有什么利诱值得杨奉去打董卓的?”

“有!”颜良这个时候说话了,“主公与子龙可能都还不知道吧,这个杨奉与徐晃是结义兄弟!”

“啊,居然这么巧?”赵云微微吃惊。

高燚也顿时想起来,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历史上徐晃是杨奉的部下,演义里二人确实关系非同一般,只是徐晃现在似乎年纪也没有多大啊,他是什么时候和杨奉结拜的?

颜良笑道:“这事情发生应该并不算久,大约是去年的事情,杨奉在河东劫掠百姓,被丁原带兵击溃,一人流落亡命,遭遇了一伙匈奴骑兵,不敌被擒,正好徐晃回乡看到,便出手相助救下,杨奉有心招募徐晃,但怕徐晃不同意,便先与之结拜,其后亮明身份,果然徐晃厌恶其白波贼的身份,与之不欢而散!”

高燚挠挠头,这个事情听起来怎么有种在影射他的意思啊?他也是喜欢结拜的,毕竟在汉末这个乱世,人才投靠主公不是毫无章法的,一定会是先投靠同宗,同宗没有就同乡,同乡没有就同学,最后实在没有相同的才会择君而仕,像夏侯家与曹操同宗,扬州刺史刘繇与太史慈是同乡,刘备与公孙瓒是同学,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马超走投无路时投靠刘备那样光杆司令一个,都是拖家带口几十上百号人的。

不过例外的是结拜,虽然不会像桃园结义那样影响巨大,但不得不说,这个也算是同志了,如果张辽张颌不是在与高燚结拜前就投靠了丁原和王芬,高燚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二人也是同赵云等人一样是自己麾下大将了。

赵云趁机道:“沮授先生从宛城来信说徐庶与徐晃二人刚刚加入了主公阵营,我们现在正好可以以徐晃的名义给杨奉去信一封,杨奉看在与徐晃结义一场的份上,不能不给这个面子吧?”

高燚还是有点犹豫:“是不是有点太冒险了,杨奉会因为徐晃一人就去打董卓?”

“不试试,又怎么知道结果?”赵云与颜良一起道。

高燚知道,现在的他,别无选择了。

“饶命啊!”随着一声杀猪般的惨叫声,只见刚才那个董卓的使者鬼哭狼嚎着跑了过来,确切地说,用跳倒是更到位一点,这人先前离开时一身的好衣服现在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全身上下一条条的鞭痕,没有一处好地方。

“打死你,打死你!”贺兰妖在后面不远处骑着骏马手持长鞭,一下下的挥舞着,每一次都准确无误地击打在这个使者的身上,这使者想死的信估计都有了,看见高燚,索性眼泪鼻涕一起流了出来:“高太守饶命啊,饶命啊!小人快被打死


状态提示:第173章 这仗不好打--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