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大魏宫廷>第237章:朝议亲征 二合一
朕并非是跟诸爱卿玩谁反对、谁附议的那一套,朕就是告诉你们朕的心意,不允许任何人提出异议!”

……

殿内诸位朝臣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

不得不说,赵润在这方面继承了他父王赵为人处世的风格:在无伤大雅的事情上,先王赵的性格非常随和,随和到仿佛没有脾气,就像当年顽劣的赵润百般挑衅,赵也从未用君主的权势在压制儿子的叛逆。

而这些年来,赵润亦时常与礼部尚书杜宥等朝臣‘斗智斗勇’,这早已经成为宫内朝中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事了。

可话说回来,倘若见赵、赵润这两代君主平日里为人随和,就误以为两位君主柔弱,那就大错而特错事实上,这对父子都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主。

尤其是赵润,他的霸道、强势,更甚其父。

就好比那句不允许任何人提出异议,他父王赵是绝对说不出口的。

陛下……

礼部尚书杜宥神色复杂地看着眼前这位君主。

作为朝中百官之首,他理当率先开口阻止这位君主以身犯险的举动,但是……他不敢。

别看杜宥曾经为了赵润惫懒一事而几番劝谏,最终让赵润这位君主陪着笑脸道歉虽然始终不见悔改但其实杜宥心中也明白,这只是这位君主让着他而已。

否则,以这位君主一言可决千万人生死的权势,用得着在他面前赔笑脸么?罢黜了他的官职,还不就是这位君主一句话的事?

不止是杜宥,事实上在场的诸位朝臣心中也清楚:只要不触及这位君主的底线,那么,这位君主或许是他魏国有史以来最宽容的君主。

而此时此刻,御驾亲征、救援大梁,这就是这位君主的底线任何胆敢在此时提出异议的朝臣,虽不至于有性命之危,但必定会被这位君主所恶。

“怎么都不说话了?”

环视了一眼殿内的诸位大臣,赵润笑着说道:“看来诸位爱卿皆附议朕的决定,很好,很好。”

……

殿内诸朝臣面面相觑,忍不住在心中一阵腹诽:您都明说不允许提出任何异议了,我们还能说什么?

在寂静了片刻后,性格老实持重的礼部右侍郎何昱开口说道:“陛下不允许臣等提出异议,臣等不知该说什么。”

这家伙真敢说啊?

殿内诸多朝臣,吃惊地看向礼部右侍郎何昱,吃惊于这位何侍郎居然敢在这个时候顶撞那位君主。

然而,坐在王位上的赵润却并未动怒,反而笑呵呵地说道:“诸卿可以祝朕击溃诸国联军、凯旋回师……至于那些朕此刻不太听的话,都给朕憋在心里!”

殿内诸朝臣相视无奈:他魏国的君主,一旦霸道起来就是这般让人无法招架。

良久,礼部左侍郎朱瑾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臣支持救援大梁,但臣认为,御驾亲征之事,或有商榷的余地……当然,臣绝非是认为陛下不能成功,相反臣认为,只要陛下出马,虽诸国联军有百万之众,亦难挡陛下之威,臣只是觉得,似楚水君那等人物,还不需要陛下亲自出马……”

不愧是礼部出身,瞧这话说得。

殿内诸大臣闻言暗暗称赞。

旋即,兵部尚书陶嵇亦开口道:“朱侍郎所言极是,楚水君何德何能,需劳烦陛下亲自率军出征?臣以为,南梁王可当此重任。”

一听到南梁王这三个字,殿内诸臣就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般,你一言我一言地劝说起来当然,是以恭维的方式来劝谏。

也难怪,毕竟魏国曾有三位拥有灭一国能力的统帅,即魏王赵润、南梁王赵元佐,以及禹王赵元。

论在统帅方面的才能,南梁王赵元佐并不会逊色赵润多少,充其量就是赵润比赵元佐多一些灵光一闪般的妙计而已,就比如当年攻伐秦国时的雪橇战车,使魏军创下了十万大军在短短数日内奔袭八百里、兵临秦国王都咸阳城下的壮举,或者说是奇迹。

南梁王……么?

赵润微微思忖了一下。

其实近几日,他也考虑过南梁王赵元佐,但很快就被他否决了。

原因有三,其一,南梁王赵元佐自禹王赵元过世之后,身体状况就大不如前,近些年更是一年不如一年,命其率军出征,赵润实在担心他因为劳顿而死在半途。

其二,对于南梁王赵元佐的信任,赵润至今仍有所保留,尤其在当前这种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他岂敢将希望寄托了前者身上。

至于其三,此事关乎赵润自己心中的愤怒。

这十几日来,频繁收到前线己**队战败、诸国联军侵入国内的消息,赵润心中异常愤怒。

他不敢去想象,至今为止已有多少魏人惨死在诸**队士卒的兵器下,亦不敢去想象,日后还会有多少魏人受这场兵事牵连而死。

所谓国,无民不立、无王不兴,他赵润作为魏国的君主,他允许自己偷懒,但前提是,他能使这个国家持续富强,使国内的子民能安居乐业、安享和平。

可现如今,他魏国的子民正在遭受屠戳,这让赵润备受怒火煎熬。

击退诸国联军、保卫国家?

不不不,他此番出征,可不仅仅只是如此。

他要通过这场仗使天下明白,他魏国绝非柔弱可欺!

与魏为敌者,便赐其亡!


状态提示:第237章:朝议亲征 二合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