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青春校园>捡宝生涯>第四百七十一章 崔氏来人
墨。

孟子涛先问了一个问题:“崔总,不知你能否说一下这方墨的来历?”

崔丁甸如实说道:“这方墨其实是抵债得来的……”

当今社会,“三角债”是相当常见的事情,不过抵债一般都是用汽车或者某些商品之类的物件,就算是用古玩抵债,用瓷器的多一些,古墨还是比较少见的。

崔丁甸拿来的这方墨就是抵债来的,虽说,崔氏是做珠宝生意的,不过,同行临时断货,或者别的商家因为急需求到头上来,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所以有时同行来提一些货也是很正常的。

这方古墨的主人,正是崔氏珠宝的一位商业伙伴,他因为亏了一笔生意不能补货,手上暂时又拿不出现金,走投无路只能去求崔氏珠宝,大家都是长年的商业伙伴,合作的时间也有好几年了。所以,此人提货之后,并没有马上结款。

结果,之后此人又出事了,过了好几个月都结不到钱,崔氏珠宝的人去讨要,此人还是拿不出钱来,不得以拿出了这方古墨,说要用此物抵货款。

此人说,这古墨是他家祖上传下来的,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肯定不会有问题,让崔氏珠宝的人放心。后来,有人作主收了这方古墨。

听了古墨的来历,孟子涛并没有发表什么看法,上手仔细观察。

此墨造型规整,呈矩形,墨式为明代程君房所制飞龙在天式,正面为龙纹,背面题刻诗文,其文为《飞龙在天颂》,文后署“原任鸿胪寺序班臣程大约谨颂”。墨身四周有阳文款识,分别为:“万历壬寅年墨”、“大国香”、“君房聘衮监制”此三款。

第三个款识中的“君房”,正是作者的别字,他本名程大约,为明代万历年间时人,字幼博,别字君房,号筱野,又号玄玄子、守玄居士,墨隐道人等。

程氏是徽州的制墨名家,被誉为李廷跬后第一人。其既好蓄墨,又精墨法,并有墨坊“还朴斋”贩制其墨,所制墨曾贡入宫中。

君房制墨,不受陈法约束,博取众家之长,讲究配方、用料、墨模,首创超漆烟墨制法,制品坚而有光,黝而能润,舐笔不胶,入纸不晕。与罗小华、方于鲁、邵格之并称为明代制墨四大名家。

程氏曾自言:“我墨百年后可化黄金”,董其昌在《程氏墨苑序》中亦言:“百年之后无君房,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可见其所制之墨的珍贵程度。

也正是由于程君房制墨名声举世闻名,后世冒名顶替,鱼目混珠者甚多,以致传世程墨,赝多于真。

过了十多分钟后,孟子涛把古墨放了回去,崔丁甸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孟掌柜,不知道这方墨怎么样,是真是假?”

孟子涛回道:“看不好。”

崔丁甸说:“什么意思,我对这方面不太懂,您是说这方墨有问题吗?”

孟子涛说道:“我个人意见,这方墨应该是仿制的。”

崔丁甸沉默了片刻,诚恳地说道:“孟掌柜,不知道您能否解释一二啊?”

孟子涛点头道:“这没问题,你对程君房有了解吗?”

崔丁甸说:“我来之前只是查了一下程君房是什么人,其它我就不太清楚了。”

“那好,我跟你详细说一下吧,邢太朴曾以十六个字概括了程墨的特色,即‘坚而有光,黝而能润,舐笔不胶,入纸不晕’。”

孟子涛解释道:“首先,程君房制墨,大都邀当时著名画家丁云鹏、陈洪级等作画,再聘歙县名工巧匠雕刻墨模,刻工纤巧,有的细如毫发,故墨上文字和图案都以精细见长。但这方墨,从墨面镌刻的图案来看,却没有具备精细、逼真、神态生动等特色。”

“从漆衣看,此墨虽也是通体漆衣,可是漆衣上没有蛇皮断纹,只有断裂纹。从墨的质地看,此墨磕缺处和漆皮剥落处,虽然墨质还算细腻,但和真品相比,相差太远。”

“最后,咱们再看这三个款识,款识是对的,但刀法和真品相差有一些距离,我曾经看过一方真品,刀法深厚,字体雄健,阳文字锋芒峻厉,圭角崭然,以雕刻手法体现了明代书法的遒劲,然而这方墨上我也没有看出这一点。”

“综上所述,这方墨应该是清代的仿品,但仿的不错,墨质较佳,虽然和真品没法相比,但多少也是有些价值的。”

崔丁甸问道:“那这方古墨能值多少钱?”

孟子涛说道:“大几千块钱吧。”

“如果是真品呢?”

“那就要大几十万了。”

崔丁甸有些无语,大几千块钱和大几十万,可是相差了足足百倍,如果是真品抵货款还可以,但现在这个嘛,崔氏珠宝肯定亏到姥姥家了。

不过,对崔丁甸来说,这个结果正合他的心意,于是对孟子涛表示感谢之后,还给了孟子涛一些辛苦费,不少不多正好一千,孟子涛没有推辞,收了下来。

出了店门,跟着崔丁甸的保镖,有些不满地说道:“这人还真够拽的!”

崔丁甸瞪了保镖一眼:“会不会说话?他有背景,有眼力,拽又怎么了,再说了,他又不是傻子,明知道我们崔氏有问题,还参合进来,换你的话,你能答应吗?”(www.2345xs.cc 2345小说网。)


状态提示:第四百七十一章 崔氏来人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