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青春校园>金夫>367 ‘黑历史’(含月票210加
的阻拦,竖眉沉声道:“带下去!”

……

此时的冯霁雯,刚与和珅一同回到家中。

回到椿院,夫妻二人在堂中坐下吃茶歇息,冯霁雯便与和珅谈起了今日之事来。

她今日前往圆明园寻嘉贵妃,说明事情缘由,看似是最直接最没有技巧可言的处理方法,但于眼下,却是最有利的。

一来和珅贸然动了十一阿哥的暗卫,若自行处置了反会惹得嘉贵妃不悦不谈,更达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而这些暗卫真正的主子乃是十一阿哥,故而此事注定从一开始便没有办法公开处置。

若不然,等同是要与金家和景仁宫两方势力抗衡,显是自找没趣。

故而以力制力才是最明智最省力的对策。

这些是冯霁雯的考量。

她所能考虑到的,和珅自也想得到,但除了这些之外,促使他做下如此决定的还有另外一重原因——

那便是他临走在即,需想尽一切办法来保证冯霁雯在京中的安危。

除掉潜伏在家宅周围的暗卫,是他一早便在筹划的,纵无此事,也会动手。

而至于汪家的那位静姨娘,亦在他的考虑之中。

可最大的隐患,当还是金家二小姐金溶月。

此番金溶月对冯霁雯下手,若当真要他来处理的话,绝不会只是让嘉贵妃来拿主意这般简单,可眼下他并没有这个时间与精力来对付金溶月,故而只能借嘉贵妃之手,以保证他不在京中这段时日里冯霁雯的安危——

今日之事,嘉贵妃纵只是为了十一阿哥着想,定也不会轻易放过金溶月。

而至于金家究竟会做到什么地步,他并不在意。

他要的只是斩断金溶月再出手加害冯霁雯的可能,而至于其它,待他从云南回来之后,自会亲手去做。

思及此处,和珅不由想到昨日他让伊江阿去查金溶月的底细之时,伊江阿一副嫌弃的表情‘谴责’他,枉为读书人出身,竟半点不具备‘君子不与女子一般计较’的修养。

这话和珅不敢苟同。

对便是对,错便是错,犯错是否需要付出代价并非取决于是男人还是女人,是长者还是幼童。

他所作所为,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况且在他眼中,除了自家媳妇儿之外,其它女子似乎并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女子,着意去区别性别,完全是多此一举。

想到这里,和珅看向了坐在旁边的冯霁雯,道:“昨晚伊江阿让人传了书信来,信上道是查出了金二小姐暗下一些不甚磊落之举。”

近几日伊江阿在央着他带他一同去云南,故而办起事儿来可谓是不遗余力,昨日刚得了他的授意,当晚便拿出结果来了。

冯霁雯听了问:“譬如剽窃?”

和珅闻言反倒有些意外,失笑道:“夫人是如何得知的?”

冯霁雯也跟着笑了笑。

“我到底是亲眼见过的。”便将自己之前曾赠予紫云的那首诗,被紫云不慎遗落之后,反遭了金溶月据为己有,在去年的景仁宫宴上大出风头一事说与了和珅来听。

“竟还有此事。”和珅笑着道:“那首《一字诗》我也曾是听过的,在官学中还曾被口口相传过一段时日,当时我亦觉得此诗精妙,却不料竟是自夫人处剽窃而来——如今想来,倒是在许久前已拜读过夫人的佳作了。”

“爷误会了,此诗是我偶然之间读过的,只是记不得是谁所著罢了。”冯霁雯讪讪地解释道:“写几个字我倒还可以,可若论作诗……只怕其中造诣是与舒志差不得多少。”

“舒志只怕还没学到作诗。”

“……我约摸也就是这水准了。”

和珅闻言忍不住笑了两声。

后忽而感慨道:“有无这方面的才学皆非紧要之事,可若弄虚作假,却是名副其实的欺世盗名之辈了。而人心一旦不正,所生出的歪念便必定不止一桩——”

这便是他让伊江阿去着手查金溶月的原因所在。

一个在性格方面大有缺陷、且任由这种缺陷肆意疯长从而做出危害他人举动之人,必是劣迹斑斑的,若表面看似没有,只有一个原因:被藏起来了。

若是去挖,多多少少都能挖得出一些东西来。

“除了剽窃之外,还有构陷。”和珅问道:“夫人可曾听说过刘家大小姐刘亭之?”

冯霁雯觉得耳生地很,便摇了头。

“想必那时夫人刚与太岳父自江南回京,故不曾耳闻过。”和珅讲道:“这位刘家大小姐乃是刘墉刘大人家的嫡女,同自旁支过继而来的刘鐶之不同,这位刘家大小姐乃刘夫人亲出,因自幼天赋异禀,加之刘家世代书香熏陶之下,极擅诗词与琴艺,亦**人这般写得一手好字,故而初过十岁,已是美名远扬。说起来,其年纪也与夫人不相上下。”

“那应只是数年前的事情而已,怎我从未听说过京中有这么一位小姐?”冯霁雯觉得有几分奇怪。

“这位刘家大小姐三年前因在香山枫会之上与一名书生私通被撞破,名声受挫之下,悬梁自尽了。因此刘家人对此忌讳莫深,数年沉淀之下,便也逐渐无人议论了。”

冯霁雯听得惊诧。

“与我年纪相仿,三年前不过才十二三岁的年纪而已……”

这个年纪里的小姑娘,何以会到与人私通的地步?

“若无此事,如今京城的第一才女之名,只怕远落不到金二小姐的头上来。”和珅道。


状态提示:367 ‘黑历史’(含月票210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