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穿越重生>我本三国一路人>卷三 第八十回 着手准备
程?辽东兵马跑得可够快的!”

“辽东兵马多骑兵,跑得快一点也正常。”

邓艾闻言侧眼望了望副将,心中却暗自的摇了摇头。其实这员副将的年纪比邓艾还大几岁,而且还是比邓艾早一届的夷州士官学校毕业生,却很明显的做事虽然沉稳干练,但在关键问题上比较欠缺多方面思考的能力。当当副将,帮着处理一些杂事虽然游刃有余,但作为主将却真的不怎么合适。

这时陆仁的手拍到了邓艾的肩上:“士载,我把你从南中调回来,就是想让你到时候能打好这次的仗,现在作沙盘演练,你也别太过认真。”

邓艾看看陆仁,默默的点了点头。他是刚从南中回来还没几天,荀攸则代替邓艾先去南中坐镇一段时间。在知道了陆仁的目的之后,邓艾哪会不清楚这是自己立功的好机会?而自己刚才的态度嘛,明显的是心急了,陆仁才会过来拍醒自己。

稍稍的静了静心,邓艾再次望向了身边的副将。按夷州学府的习惯,邓艾出于尊重得唤这员副将为学长,所以这时是摇了摇头道:“学长,事情可不像你想得那么简单。要知道辽东兵马若按之前我们的推算,现在他们离西塞山不过一百六、七十里,如不出意外,最迟在后日的清晨,他们就将抵达西塞山……学长,我们的这场仗可不好打了!”

邓艾此言一出,其副将立马便为之一楞,再稍一思索之后,脸色就变得有些阴晴不定。其实真论起来,邓艾的这位副将又不是什么愚笨之人,只不过是因为其较为沉稳厚道的性格,使得他在遇上事情的时候不会像邓艾那样想得那么多而已。

再看邓艾,方才的话未说完之前,人就已经在地形沙盘旁转起了圈。而副将在好好的思考过邓艾的话之后,也不由自主的望向了沙盘,数眼过后迟疑不定的道:“将军的意思是我们已经没有了足够的时间?”

邓艾点点头:“不错,辽东骑兵多出自乌丸、鲜卑,不可小看。你我奉主公之命率军出击,第一任务是赶在辽东兵马归还辽东之前急袭辽东沿海郡县,若事有可为还应当拿下乐浪(郡)、带方(港),以便接应主公的后继兵马,进而攻袭辽东诸郡……不过主公明言此略极难,让你我不必苛求,更不可贪功冒进。因为如若有败,定会折却我夷州将士之锐气。”

副将跟着点了点头。沉稳厚道并不等于笨,再说他好歹也是从夷州士官学校以优良成绩毕业再正式从军的人,相应的军事知识也并会不少,只不过在关键时候会转不过弯来而已。而此时此刻,他被邓艾一提醒,人已经明白了过来,心中亦在暗自赞叹自己跟随的是一个不会乱下军令的贤明青年将领,再就是暗叹邓艾会被陆仁破格提拔的确有其道理。

陆仁也在一旁暗暗点头。辽东的兵力不弱,就算是按照之前的推想引诱了大批敌军出城,但辽东诸郡县并不是就此成为了没有防备力量的空城。现实可不是游戏,在以《三国》的题材的系列游戏中,诸如辽东、西蜀、西凉这些个地方都是后方没有敌人,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安安心心的往中原一条路发展的地头,是新建势力的首选之地。但在现实中的汉末、三国时期,西凉那边的羌族乱七八糟,时不时的就会来一下;西蜀西面、南面的少数民族的动乱基本上就没怎么平息过;至于公孙氏的辽东,其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三韩、高句丽之类的棒子可都不是什么好鸟!

有点扯远了。反正按夷州方面所打探到的情报,辽东的兵马总数大概是八万左右,其中常驻性的主力兵团为三至四万,其余的则是听从调派的部族性武装。也就是说公孙氏是对高句丽与部份三韩、鲜卑部族什么的有着上位同盟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必要的时候,高句丽与部份的三韩、鲜卑部族肯定会派兵往援,因此辽东的实际守备力量很难诂测。

在这些因素之下,陆仁才会在之前的会议里说他现在还没有把辽东给吞下去的实力,但辽东又是陆仁在后续计划中要搞定的地方。既然如此,借着这次的事情对辽东进行一下相关的试探,多少也能做到心中有数。所以在这个时候,陆仁才会叫上荀彧、拉上邓艾,在订事厅中进行着反反复复的沙盘演练。

沙盘中又推演了一阵,按目前沙盘上的局势,想对辽东本土的郡县伸手实在是不太现实。诚然,邓艾有把握凭着手头的五千人马能把带方港给拿下来,但夷州的后继增援跟不上,公孙渊的兵马又跑得这么快,邓艾就是拿下了带方也一样的守不住。

再说得难听点,就是拿了也等于没拿,完全就是在把夷州目前并不多的精锐兵马往绞肉机里塞。如此一来功劳什么的捞不回来到也罢了,回头被陆仁怪罪再顺便降个职什么的……此时的邓艾正是年轻气盛之年,脑子里尽是如何如何的去建功扬名的事,真挨上那么一下他能受得了吗?还不如干脆给他一刀算了!

却说邓艾正在这里暗自盘算着,同在检视沙盘的副将皱眉呐呐道:“一百六、七十里……如果是骑兵疾行也就是个把时辰的事。将军,公孙渊尚有四万余众,其中还有万余战骑,而我军却只有五千,离船登岸之后亦皆为步卒。按现在的情况,一但与辽东兵马碰上,只怕根本就挡住不万余战骑的冲击,看来主公的第二条战令……”

陆仁发给邓艾的次一级命令,是要邓艾带领这五千人马乘快船赶到公孙渊


状态提示:卷三 第八十回 着手准备--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