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仙侠修真>白袍小武僧>第20章:定而后安
不着调的学生聊天之时,面对一个很气人的蠢问题,亚圣其实根本就没有对学生恼怒,相反,在故意简短的说了两句话后,他反而把儒家的真传道法,全都详详细细的讲给了学生。

什么叫做慈悲,什么叫做君子,什么叫做老师,通过这一大段的对话,难道还看不清,也体会不到吗?

不管后世之人明不明白,在当时,公孙丑听完了老师的解释之后,是必定会有所感悟的!

这并非是因为后世之人,资质不如公孙丑,可以肯定的说,纵贯两千年的时光,比公孙丑资质更高的人,那是绝对数都数不过来的。

之所以后世之人会看不清、体会不到,只是因为没有公孙丑的福缘深厚罢了。

在亚圣解释不动心之前,公孙丑为什么脱口而出,感慨老师要比孟贲的勇气高?

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在之前的时候,其实亚圣就已经给他讲过,不动心、勇气、守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了!

但是,公孙丑的资质真心是太低,根本就没有完全吃透,老师当时的全部解释。

因此,这才有了第二次的讲解,亚圣一手引导的第二次讲解!

这么说的理由很简单,也是有十足的证据的。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这句话是《大学》之中的一句话,而大学的作者就是曾子,他……,就是亚圣的老师!

也不能说是老师,亚圣可以算是曾子的门人弟子,对于《大学》这种,儒门最最初级的入门经典,他是必定学过的。

因此,为什么在心中坚守誓言就是大勇,而坚守了自己的誓言之后,又为什么可以不动心,答案也就显而易见了。

内心坚守誓言的人,便必然有了自己的坚持,不会再被各种挫折与困难左右,因此,当然也就不动心了。

而不动心之后呢,心便自然的安定了下来,当内心安定下来之后,便自然而然获得了内心的宁静,当宁静过后……,便会得到安!

这个安到底是什么,太麻烦所以不解释,但是,人在得到了安之后……,才可以不惧!

因此,没有安的人,在儒家看来,就统统没有到达勇者不惧的境界,想要达到这种境界,最根本的起点——就是守约!

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但是,如果内心没有勇气,是很容易被生活中的挫折与意外给击倒的。

因此,面对自己的广阔人生,每一个人,都是一定需要……,勇气的。


状态提示:第20章:定而后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