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历史粉碎机>第一零四章 翻身奴隶把歌唱
能像广宁守军一样吃人,总之明军是不用和他们拼命,他们都是必死的人了,用这种方式消耗掉岂不是更好。想想一群八旗大爷们,被他们当年的包衣和阿哈尼堪困在城里,人家在外面种田打鱼逍遥快活,他们却只能在城里吃自己亲人,然后一边吃一边骂这些人背叛他们,这种场面就很值得开心了。

而这些人同样乐意,辽阳附近有的是土地可以种田,他们在外面吃得饱饱的,然后闲暇趴在城墙上看当年的主子们饿得奄奄一息……

他们会很快乐的。

“还有,传旨,在辽阳城外再筑一道土墙,把整个辽阳全都圈在里面,然后在正对着各处城门的位置,全部架上大炮,只要有鞑子敢出城就轰,人手不够就去盖州,去辽西招人,总之必须以最快速度把这圈土墙堆起来,周围山上也驻军,防止山中的鞑子出来袭击,对了,还有,所有来辽阳的人,一人发一袋子玉米种子,就是宁远一带种的那种亩产超过千斤的。”

杨丰对梁诚说道。

“陛下,那沈阳怎么办?还打吗?”

梁诚小心翼翼地问。

“打,当然要打,只不过要换一种方式来打了!”

杨丰说道。

沈阳啊,这可是咱大清国的都城,既然是都城,当然得有一个符合它身份的打法了,虽说现在的沈阳城其实在辽阳面前只能算个小弟弟,大铜钱的外圈是康麻子修的,这时候的盛京只是大铜钱的方孔,也就是当年的沈阳中卫城,然后黄台吉又改建了一下把四门变成八门,但城墙范围并没怎么改变,实际周长还是维持在原来沈阳中卫城的九里,和二十四里的辽阳相比大小自然很明白了。

这座城市得皇上亲自动手。

很快皇上的圣旨就通过那些前来投效的包衣和奴隶们在周围传播开,那些被赶出城或者自己逃出来,正在周围忍饥挨饿的老百姓立刻源源不断赶来,在经过了必要的甄别后,紧接着就被安置在辽阳周围,由明军来为他们提供食物,然后皇上再调来一批土豆和玉米种子发给他们,由这些人在辽阳周围屯田

与此同时由明军负责警戒城内守军,部分被抽调出来的民夫开始在辽阳外围筑墙。

也不用太高。

有个四五米土堤就足够,类似满清禁海时候搞得那种,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望台,在正对城门处直接堆起炮台,大炮怼门架设起来,在一个包衣建议下,未来还准备在太子河上阻水,把河水逼到这个区域,彻底把辽阳城变成水城。

可不要小看这些笨办法,在冷兵器时代,这通常都是最有效的攻城手段。

而且工程量也不大。

辽阳城两面半是山,山区不用筑墙,实际上需要筑墙的只有一面半而已,而且也不是说筑造真正意义上的城墙,就是一道普通土堤,能撑过今年的雨水期就行了,一想到这东西搞出来,那些旗人大爷们被困在里面忍饥挨饿的场景,那些包衣和奴隶们就充满干劲儿,甚至连女人和小孩都跑来帮忙了,那热火朝天的场面也是很壮观!

然而辽阳城里的清军却没有任何反应。

事实上这是他们欢迎的。

他们的任务就是阻挡明军,被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阻挡住了,毕竟明军没有越过他们去攻打沈阳,至于以后……

以后再说吧!

城里储备着足够吃一年的粮食呢!

(感谢书友啊杜威威,三千呆毛王,最后的驴骑兵,minisi,秋天e枫叶,北语轻菲,我是读书人是我,无畏所谓,青衣剑无痕,碧落黄泉教主,我是阿發等人打赏,明天上架。)


状态提示:第一零四章 翻身奴隶把歌唱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