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范进的平凡生活>第二百五十三章 赐范鱼
里卖的什么药。

这时已经画完了第二幅画,李夫人的要求也苛刻起来,对着画看了半天,很是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接下来就是修图的环节。方才绘画的时候,两人边画边聊,谈的很投机,范进也大概了解了一下这李夫人的情形。

她十四岁嫁人,成亲不久就死了相公,又没有留下子嗣,在夫家过的便不如意,时常受些打骂,念经信佛,便是从那时开始的。

后来自己的堂妹成了皇贵妃,她的地位就随之高了起来。这个时候夫家再想与其弥补关系,便已经来不及。李太后本人并不支持家里人借她的名号横行霸道,但很多时候,当事人不需要表态,手下人就会为其出力。宫里几个人略一出面恐吓,商人出身的夫家就果断认怂,拿了一笔钱作为赔偿,与李氏之间就没了联系,两下谁也不管谁的事。

李氏靠这笔钱结交了几个京中有名的尼姑,开始研读经文,她本身认识字,有一定文化根底,再由尼姑指导,进步的速度很快。等到李皇贵妃变成李太后,她也就自然而然,成了西大乘教在京城的香主。

吕祖教不是江湖帮派,组织结构也比较松散,也不存在所谓教主。各地香主,就是最高头目。香主的权威也不是断人生死,但是手头可以支配的资源财产总是很多,日子过的也就惬意。

李太后身份虽然高,可是入教的时间比这个堂姐为晚,对于经文教义也有些地方不理解。李夫人经常进宫为太后**,两个寡妇之间很有些共同语言,于彼此的痛苦都能理解,很快她便说动了李太后出家。

一朝太后出家,实在干系太大不可能做到,只能由李夫人代替李太后在在保明寺出家修行。其出家而不剃度,依旧蓄发,在京师之中多以李尼称之。

洪武年有宝训,年未及四十者不得为尼姑女冠,可是眼下各地年轻尼姑一抓一大把,根本没人去过问这个。何况这是太后的替身尼姑,谁又会找她麻烦?其本就是商人家的儿媳妇出身,性子跳脱喜好交游,有了这个身份后,交际的圈子更为广泛。士绅大儒又或是勋贵之家,她都有往来。

不管多顽固的儒家信徒,不与三姑六婆来往,都没法拒绝李尼进入自己的内宅。毕竟人家是李太后的替身尼,拒绝她就是冒犯太后。是以她在京里的名声很响,社交圈子里能量也大,如果说为范进科举上出力也不一定是大言。

范进连忙道:“多谢李夫人厚爱,只是这事可做不得。科举为朝廷抡才大典,关防甚严,昔日江南才子唐寅卷到科举舞弊案里,终身不准下场。小生一点前程不足道,夫人乃方外之人,若是有损了夫人清名,范某便万死不能赎罪之万一了。”

李氏抿嘴一笑,“到底是读书人,说话一套一套的,听着就让人欢喜。你啊,是广东来的,不大懂京里规矩。这科举的事,于你们来说或许看的比天大,可是于京里人来说,也就是这么回事。哪一次科举不出点事?唐伯虎那是命不好,赶上了,再说也是没遇到好朋友。烧对了香,拜对了神,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本夫人既然应了你,就自有办法,你不用多想了。。”

接下来范进又改进了一下午,大体上算是通过。不过李夫人是个很挑剔的性子,这画还是有的地方不满意,在画上指点了几处。由于天色已晚,就只能转过天来再说。范进就住在这里住下,李氏出门上轿,来到离此不算远的一处小院落。

这里是吕祖教的庙产,由于走上层路线,教门的资金充裕,居住环境也极好。房间里烧着地龙,热气扑面。一进门,两个丫头便接过女子身上的大袄披风,为其更换了贴身小衣。

女子站在镜前来回转动着身躯,又问那两个女子道:“你们看,本夫人老不老?”

两个青衣女婢笑道:“夫人说的哪里话来,您可是有名的不老神仙,哪里会老?我们姐妹和您站在一起,那就差了一天一地,您看着比我们也就大一两岁。”

李氏哼了一声,“两个小丫头倒是会说话,不枉跟了我这几年。你们说,我要是对范进这书生动动脑筋,能不能随了心意?他会不会嫌我老?”

两个俏婢皆是李氏心腹兼为族人,说话并不避讳。一人道:

“夫人若是属意于他,是这穷书生三生修来的造化,欢喜还来不及,哪里轮的到他挑三拣四。可是这几年咱们见过相貌出色的才子很多,夫人心如铁石未曾动摇,怎么如今……要为个广东蛮子破例?这事要是闹开去,于夫人颜面不利,搞不好可是大乱子。”

李氏叹了口气:“你们啊,太嫩,又是没嫁人的,自然不懂我的难处。人前风光有什么用?衣食无忧又有什么用?我每天晚上受的什么罪,你们难道不清楚?从十四岁守到三十岁,我容易么?若是百姓人家的女人,倒是可以找个相公嫁了。可是我身份如此,这路就没指望,只好找个男人相好。一般的我看不上,我看上的,又未必敢碰我。真敢的我又要掂量掂量,会不会身败名裂。我跟你们说,我当初做姑娘的时候,就想找个书生,可惜当时家里穷,轮不到我做主。现在我能做我自己的主了,便想着找个才子,尝尝读书人的味道。上一次会试时,慈圣根基不稳,我也不敢乱动。现在天下太平,也该我快乐一回了。范进这人……我看他很识时务,又有那么好的才华,那画画的……现在一想到他画我那时候的样子,我这心里还阵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三章 赐范鱼--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