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读书>军事历史>南明北归>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场针对满清地经济战

对于徐枫第三次北伐的目标,阁臣们都觉得太冒险也太激进了。但徐枫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尽管大家疑虑重重,徐枫还是下达了北伐的令旨:“令晋王李定国、蜀王刘文秀合攻武昌,收复湖北全境。郑森发兵南京,务必攻克留都!”

兵部尚书瞿式耜站起身来,不无疑虑地说:“齐王,上次郑森兵围南京,大有一举攻下之势。而齐王急下令旨,只让他围而不打。而今,据兵部的奏报,已有更多的绿营兵进驻南京,相比上次更难攻取。齐王为何又偏要在此时出兵呢?”

徐枫早知他会有此一问,于是便淡淡地一笑,说:“上次不发兵,原因有二。一是满清兵力尚强,就算攻下了南京,也难保不失。二是洪承畴这个人尚有利用价值,不能轻易地除去。”

瞿式耜目光一亮,道:“洪承畴乃满清派驻在江南的督抚大学士,总领兵马。齐王如何能利用得了他?”

徐枫哈哈大笑,道:“此事说来话长,瞿大人且看这个。”

他说着便从怀里掏出了几张纸币。环儿微微行礼,双手接过来莲步轻移,来到瞿式耜身边,将纸币递给了他。

“有劳。”瞿式耜嘴里应着,但双眉紧锁,眼睛只盯着接到手里来的纸币。待环儿退了回去,他才喃喃地念道:“大清宝钞?”

“是。”徐枫点了点头,解释说:“洪承畴上书满清朝廷,建议他们的小皇帝发行纸币代替金银和铜钱。所以我才要发动桂林城中所有的印书馆开足马力来印这种纸币。”

“可是,齐王如此做为岂不是在帮满清的忙吗?”瞿式耜说:“如此一来,我朝廷耗时耗力,而满清不费吹灰,便可得大量的银钱使用。长久下去,朝廷必疲敝,满清必富足呀。”

徐枫含笑摇头,不断地说着:“非也非也。”

瞿式耜一呆,也笑了起来:“还请齐王指点。”

“首先呀,我印发的是纸币而不是铜钱。”徐枫将身子前倾,手肘撑在了面前的桌案上,笑着说:“纸币是纸做的,成本低廉。只要咱们全力以赴地印,也不至于劳民伤财。而更关键地是,相比于金银铜铁,纸币是没有数量限制的。咱们印多少就有多少。但像金银这样的贵金属,却是有一个固定的数额,开采光了就没有了。”

阁臣们纷纷点头,若有所思。

“所以呀!咱们向满清的占领区投放大量的纸币,那就只会有一个结果,便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大家异口同声地说着,眼神中透着似懂非懂的神采。

“怎么?你们不明白吗?”徐枫将两手一摊,一副很费解地样子。

瞿式耜望了望左右同僚,说道:“臣等愚钝,还请齐王指点。”

徐枫端起茶杯来,将杯中茶一饮而尽,抹了抹嘴,才又耐心地解释:“其实没那么难懂。你们想,若是银钱有固定的数额,那物品地价格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如果有人要把一粒米卖一两黄金的价格,那绝对是有价无市,无人登门光顾。原因很简单,没有人拥有那么多的黄金。就算有,也会去买豪宅美姬,绝不会只卖一粒米,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不错。”瞿式耜代阁臣们回答了。

“那便是了。”徐枫继续说:“可如果现在用的是纸币,它是可以多印多发的。如此一来,民间纸币泛滥,往常一百文钱可以购买的东西,现在就需要一两银子,甚至是一两黄金。这样下去,升斗小民入不敷出,便要破产成为流民。流民增多,天下骚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流民,朝廷的税源也会极大的萎缩。长久下去,必有豪杰登高一呼,天下百姓揭竿而起。”

徐枫的这番话说完,群臣就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当场,动也不动。在徐枫和环儿看来,竟有种置身蜡像馆的错觉。

他们这些饱读圣贤书的文人士大夫是很难理解二十世纪才发展成熟的经济学知识的。

尽管这样的知识对于现代人来说都属于常识,可对这些生活在十七世纪的中国人来说,却还是闻所未闻地新鲜事。

过了良久,瞿式耜才向徐枫一拜,道:“齐王高瞻远瞩,另辟蹊径,实为我等楷模。”

只听一阵“丁零当啷”椅子移动的声响。阁臣们纷纷起立,向徐枫鞠躬行礼,重复着瞿式耜的话:“齐王高瞻远瞩,另辟蹊径,实为我等楷模。”

“好了好了,大家不必客气,快请落座吧。”面对众人的夸赞,徐枫还有些难为情了。

环儿则在一旁含笑望着,眼中充满了对徐枫的敬佩。

张同敞和老师瞿式耜对望了一眼,然后向徐枫一举笏板,道:“齐王之法十分玄妙。只是臣不知,洪承畴为何会如此信任齐王?”

徐枫含笑道:“因为他也是我们自己人呀。”

“自己人?”群臣不觉都是一震,眼睛都瞪大了。

“是。”徐枫点头道:“当年我做洪承畴的幕僚时,对他晓以大义,终于说动了他,让他为我们做事。他潜伏敌后,为的也正是反清复明的大业呀!”

徐枫和洪承畴的关系十分太过曲折复杂,他不愿在这件无关痛痒地事情上费太多的口舌,因此才会这么说。

而这个理由也不算牵强。洪承畴曾受到思宗烈皇帝的重用,松锦大战之后,思宗误听讹传,以为洪承畴壮烈殉国,还设下祭坛,亲自祭奠。

思宗待他如此,而他却背主投敌。无论如何,饱读圣


状态提示: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场针对满清地经济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